月紅更關注阿奶的身體狀況,坐到阿奶旁邊關切的問著。
老婦人人逢喜事精神爽,沒覺著哪裡不好。
但很快,他們一家人都感覺不好了。
接二連三的有村民過來他家借糧。
理由無非是:
家裡窮的揭不開鍋了;
孩子許久沒吃過白米飯了,做父母的心疼;
老人眼瞧著不行了,做兒女的想滿足他最後的願望,那就是吃一頓新糧做的米飯。
她們拿著麻包布袋,一個個席地而坐,都賴著不走。
有的人甚至抹著不存在的眼淚擱那嚎上了。
一個個像商量好了一般,七嘴八舌的訴苦,臉皮厚的堪比要飯。
徐氏和柳樹林夫婦倆何曾遇到過這種事情,一時頭大如鬥。
村民們哭窮說是來借糧。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他們這是有借無還,無非就是趁機來佔便宜。
月紅嘆了口氣,該說這些村民們窮兇惡極呢,還是說他們愚昧無知。
以為借走他們家這些糧食,就能讓她家與他們一樣貧窮了?
笑話,她空間裡的糧食還是大把多。
送與要完全是兩碼事,村裡真有人餓的活不下去,她善念起時或許能幫襯一二。
但這樣夥同著一起來借,月紅就不高興了。
她家又不欠村民們的,阿爹腿受傷那時,除了伯孃、三叔家、村裡的里正,也不見別家伸出援手。
原以為大家日子都過得艱難,月紅還想著以後有機會不妨帶他們一把,如今看來倒是不用了。
貧窮從來不是原罪。
自私、貪婪、笑人無,恨人有。
這些劣根性如同蛀蟲,侵蝕著人的靈魂,絕不能任其肆虐。
月紅走到堂屋門外,提高聲音說道。
“各位鄉親們,大家都靜一靜。”
原本吵鬧的村民們漸漸安靜下來,都看向她。
月紅接著開口。
“我知道大家日子過得不容易,可我家也不是開糧倉的。
你們這樣一窩蜂地來借糧,是不是有些不太地道?”
人群中有人小聲嘀咕。
“你們家今日拉回這麼多大米,就不能幫幫大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