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咧”三聲興奮的聲音
百歲就靠在臥房門口看著他們,王青青在打水,王衛國在控背簍裡的柴,小兒子最先洗完沖到臥房。
看到飯桌上還沒有碗筷,又立馬跑到廚房去拿了四雙碗筷過來,百歲看到很欣慰,教了他一段時間果然已經有作用了
一家人熱熱鬧鬧的吃個飯,坐在院子裡納涼,百歲把大半筐拐棗,分成了四份,一份大概3斤左右,讓大兒子去送一份給四姐家。
小兒子送給隔壁王大娘,拐棗也沒什麼肉,就是嘗點味道。
小兒子眼睛直勾勾的望到桌上的柿子和拐棗,百歲只好點點他的額頭
“你先和你大哥去送,我和青青等你們回來一起吃”
小兒子這才把眼神從柿子上收回,跟著他哥一起拿著東西出去的,等了十多分鐘兩個人回來。
“哇,好甜”
“真好吃”
“娘真厲害”
兩個小的不停的在那裡碎碎念,人間煙火氣,大概就是一家人分享吃的
晚上睡覺百歲算了下日子,又有兩個月沒給王軍寄東西了,
打算從明天開始就去捉泥鰍,反正山裡的野果,今天一天她也採的差不多了。
第二天百歲定了一個鬧鐘,五點多鐘和孩子們一起起來,今天心情好,給他們烙了幾張白麵餅
百歲就帶了一個裝穀子的背簍,
竹條織的密不漏魚,拿上一個畚箕【一種鏟狀盤竹。,通常有一短把,用以收運,挑土】
去村裡的小水溝開始撈泥鰍了
大水溝那邊現在都在上工幹活,百歲就不去現眼了,走到小水溝。
把一頭用泥巴堵上,另一頭把畚箕插入其中,人下到水溝裡拿兩個手,開始往箕那邊開始掃
每一段只設三米的距離,掃完便把畚箕撈起來,裡面就會有很多活蹦亂跳的泥鰍了,
偶爾也會有黃鱔,更多的是小蝦米,小河蝦炒韭菜一絕
把背簍放在水溝裡,撿起一個大石頭壓住背簍,把泥鰍往裡一倒,這個小水溝非常長,圍了大半個村子。
百歲就這樣一段一段的撈,一上午就撈了30幾斤泥鰍,趁著村裡還沒有下工,趕緊先回去
就這樣百歲撈了4天,又花了三天把它們弄幹淨曬幹,得了70多斤泥鰍幹。
院子裡的板栗也被孩子們剝出來了,
板栗殼子掃到柴房裡當柴火,野板栗稱了稱剛好130斤,冬天做零食吃夠夠的了
第二天是村裡有牛車到鎮上的日子,百歲晚上又炒了十斤泥鰍幹,差點沒把家裡的豬油給霍霍完。
鏟出一半做成麻辣的放在空間裡,自己當小零食吃,剩下的做成特辣的裝入罐子裡,又炒了一大罐酸辣椒小魚幹。
拿出一小瓶峰蜜,這個蜂蜜,還是村裡趕車的張大爺在山上搞到的,百歲花了五塊錢買了有三罐,明天一起寄走
第二天一大早,百歲吃了一個包子,就揹著背簍去趕牛車了,到達時發現大隊長也在,交了兩分錢給張大爺。
“大隊長好”百歲簡單的打了一聲招呼,就假裝睡覺了
大隊長王長文點了點頭,然後拿起一杆老煙槍抽了起來,王長文心裡煩悶不已,
村長說公社派了六個知青下來,讓他去接,接回來還要安排他們的吃住,真是惱火!
又等了幾分鐘,陸續上來了5個大娘,看著有大隊長在,幾個大娘都沒咋聊天,牛車晃晃悠悠的到了鎮上,百歲下車就直往郵局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