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飯,秦睿帶著孫成和兩名護衛急匆匆的往實驗室趕去。
等到了實驗室時,正好趕上一群學生在吃午飯了,看到秦睿來了,一群人很驚喜,都圍了上來,開始七嘴八舌的說了起來。
“好了,好了,先把飯吃好,過一會兒我們好好聊聊。”秦睿壓壓手,示意說道。
很快一群學生狼吞虎嚥般將飯吃完,來到了化學實驗室中。
“李磊,你來說!”秦睿指著裡面年紀最大的一個人學生說道。
“老師,按照你給我們指出的十二個主要課題,我們經過半年多的努力,終於完成了乙醇合成乙烯,乙烯到聚乙烯的工藝路線!”李磊一臉興奮,握著拳頭說道。
“什麼?你們做出薄膜來了?”秦睿一聽這個訊息,有點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秦睿在建立化學實驗室時,列出了很多題目,其中最主要的有薄膜製造、氮磷鉀肥製造、猛火油裂解產物研究等等。針對每一個課題,秦睿都列舉了很多種實現路徑,這些都是後世在課本上現成的知識,但在大明來說,都是難上加難的天頂星科技。
大棚蔬菜要普及,塑膠薄膜不可或缺,玻璃的成本秦睿負擔不起。至於是用聚乙烯、聚丙烯還是聚氯乙烯,秦睿不在乎。
乙醇,也就是酒精,是秦睿能想到大規模得到的最佳有機原料,所以在給學生們規劃時,秦睿很詳細的描述了乙醇如何製備乙烯,乙烯如何聚乙烯的工藝路線。
這些過程寫起來很簡單,但難點在於找合適的催化劑和生產工藝的實現,秦睿要的是大規模生產,而不是一個擺在實驗室裡的科研成果。
本來秦睿沒打算很快出成果,沒想到這才半年多,這群學生給了自己這麼大的驚喜。很快年齡最小的劉曦,從實驗室的櫃子中,拿出了一卷做好的塑膠薄膜,擺在了秦睿面前。
秦睿摸著眼前如磨砂玻璃一般、厚薄不均、表面坑坑窪窪的薄膜,激動地老淚縱橫,他喵的,終於能實現冬天蔬菜自由了。
冬天蔬菜自由,在後世是一件普通的再也不能普通的事,在大明基本上是奢望。別說秦睿,就是一國之君朱棣,冬天想吃顆新鮮的綠葉菜,也不能敞開了吃。
秦睿去年頂著秦家的壓力,打造了一個純玻璃的暖棚,也不過才幾百平。除了用於研究新品種之外,種的那點綠葉菜,不夠秦睿一個人吃的。好在有土豆、辣椒、豆芽和蘑菇,秦睿才能度過冬天。
來大明過了三個冬天,秦睿真是恨透了這萬惡的舊社會,雖然他也是富甲天下了,但有錢也買不來綠葉菜啊!
“李磊,我馬上調撥一筆錢來,你們招一批人,先在旁邊的廠房中,嘗試一下小規模量產,我不要求多,立秋之前,你們做出五百個暖棚的薄膜來。做出來了,年底我給你們每人發個一百兩銀子的大紅包!要是做不出來,只能發二十兩的小紅包了!”秦睿想來信奉激勵員工要實打實的,不能整天搞虛頭巴腦。
這些學生一聽每人一百兩,眼睛立即瞪了起來。他們跟著秦睿也有快三年了,雖然吃秦睿的、喝秦睿的、用秦睿的,逢年過節秦睿也會給他們準備禮物,但發錢還真沒有過。
現在秦睿開口就是一百兩的紅包,怎麼能不讓這群學生驚喜?他們都是從大樹樓桑村做出來的,都知道秦睿有錢,還是巨有錢的那種,但和他們有什麼關係?
秦睿一直灌輸他們一個理念,知識就是馬內,馬內就是錢。跟著秦睿學了三年,今天終於把知識變成了馬內。
一百兩對秦睿來說不算什麼?但對這群學生來說,就是天文數字。有了這筆錢,在北平城都能買一套一進的院子了,當然是偏遠地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