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在搖椅上,秦睿閉著眼睛,慢慢思考著。
“陛下,孟子曰:以力服人者,力不贍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而誠服也。今內監以威臨於百姓,以勢壓於眾人,西山百姓群情洶洶,呼號嚴懲閹賊。陛下放縱內侍與民爭利,此非長久之道……”一名御史站在御階之下,義正辭嚴地控訴著西山煤炭商號的所做作為。
站在上朝隊伍最後面的秦睿,翻了翻白眼,對這種清談誤國的御史,秦睿沒啥好印象,猶如後世的噴子一樣,只提問題,不給解決方案,這就是刷流氓。
正常人談事情,大都是家長裡短、老人身體、夫妻和諧、孩子頑皮,要不就是茶米油鹽。這群御史,整天子曰詩云的引經據典,然後高舉義旗抨擊各種社會不公,看著誰不順眼就攻擊誰。
不管是不是利國利民,是不是有益民生,上來就噴,噴完了,爽了,自己舒服了就行,還要給自己帶一頂為國為民的高帽。
在坊間,一些自詡為正義使者計程車子,天天坐在一起高談闊論,看這個不順眼,看那個不爽,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滿嘴跑火車,一點兒正經玩意兒沒有,這就是在清談誤國。
歷史上大明亡於黨爭,但實際是亡於清談。為什麼這麼說?
明後期為了對付貪得無厭的文官集團,歷任皇帝不得不利用宦官集團,透過宦官來收稅。加租徵餉都是皇帝的錯,文官集團只是作為執行者而已,鍋由皇帝背,好處文官鬥佔了。
文官集團便利用龐大的讀書人群體,有意識的裹挾民意、蠱惑無知百姓,引導輿論造成社會對立,如此往復,形成了惡性迴圈。
看著御史振振有詞、鏗鏘有力的奏對,秦睿打了個哈欠,對於這種朝會,其實規定的不是很嚴格,他完全可以不來。但他是被通知今天必須上朝的,所以起了個大早。
“……因此,臣請陛下下令,解散西山煤炭商號。”御史做了最後的總結髮言。
緊跟著,又有幾個御史和官員站了出來,跟著喊道,“臣等附議!”
坐在御座之上的朱棣,聽完之後,略略皺了皺眉頭,看了看殿中的大臣,最後落在了正在打哈欠的秦睿身上,開口說道,“秦睿,此事由你主導,你有何話?”
聽到自己被點名,秦睿趕緊出班,躬身施禮說道,“陛下,此乃腐儒之見,萬萬不可聽信。”
“陛下,臣彈劾秦睿口出狂言、目無百官,應當重罰。”御史聽了秦睿話,不僅大怒,要知道御史本來就是以下制上,得誰咬誰,一般人都多少會給御史面子,今天秦睿大放厥詞,他怎麼能不生氣。
“陛下,大明以仁孝治天下,以道義行世間,陛下所行之道,乃福澤萬民之天下大道,此等腐儒,鼠目寸光,豈能看得出陛下高瞻遠矚的雄偉大略。”不管三七二十一,馬屁先拍上一通,獲得朱棣的好感最為重要,佞臣就佞臣吧。
誰要敢現在出來炸刺,那就是否定朱棣,那就是給朱棣難堪。
本來想出來攻擊秦睿的人,聽了秦睿赤果果的馬屁話,都收住了腳步。
喜歡演明請大家收藏:()演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