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著秋季的尾巴,蒼朮帶著花果山陶工燒出了一爐又一爐的瓷器。
精美的瓷器自然是備受獸人們的歡迎,尤其是深受精靈等族的喜愛。他們對精美的瓷器簡直可以說是痴迷。
這種瓷器武康定的價格很高,目前還只是在花果山使用,別的部落買過去,一般都是當祭器等名貴物品。
據說,有些部落的族長或者祭祀,吃飯走路都要把花果山瓷器帶在身上,幹活休息的間隙也要拿出來欣賞一番。甚至睡覺連老婆都不抱,改抱瓷器了。
武康也不得不感慨,原來獸人也喜歡精美高雅的東西,這恐怕是人類基因的遺傳吧,畢竟很多愛好是與生俱來的,而不是後天養成的。
燒出了瓷器,說明武康發揮獸人主觀能動性的思路是對的,只要在此基礎上不停的改進完善,總能把花果山的技術提高到一個讓人滿意的程度。
比如瓷器的改進辦法,不外呼就兩點,一是材料,二溫度,三是瓷窯本身。
材料短期內是沒有辦法解決了,只能靠實驗積累。
在沒有溫度計的年代,掌控溫度也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只能透過大量的實踐經驗來人為判斷。所以暫時溫度這一塊兒也只能先放放。
現在武康唯一能做的就是改進瓷窯的結構。
武康組織蒼朮等人開了好幾次討論會,對瓷窯做了數次改動,最終做出了幾個不小的改動。
煙筒被縮小了一圈,瓷窯內部靠近添煤口一側的地面挖了一個坑。煤火燒完之後的灰會掉進坑裡,避免覆蓋在泥胚上導致泥胚受熱不均勻
這些改動確實有用,瓷器的成品率提高到了兩成。這個成品率確實很低,但比起之前純看天意已經是質的提升了。
但作為穿越者,武康對這個結果肯定是不滿意的。時不時的他就會想,前世為啥不瞭解一下瓷器是怎麼燒的呢。害的現在這般作難。
其實他不知道,經過改進之後的瓷窯,已經越來越接近前世的饅頭窯了。而饅頭窯最大的缺點是什麼?就是成品率不高。
可是他並不知道這一切,他每天都帶著一群人埋頭瓷窯,想盡一切辦法想要增加成品率,這可是花果山一大創收產品啊,一定要想辦法弄好。
。。。。。。。。。。。。。。。。。。
深秋,天氣一天比一天寒冷,中午的溫度也在零下了,晚上更是到了零下十幾度。白天也越來越短,黑夜越來越長。
整個部落裡的所有活動都已經停頓了下來,猿蠻的冶煉作坊,早已經因為缺水而終止了。此時,他的工作重點已經放到了改進鍋爐和模具上面。
農業種植隊更是在採收完山果和一些農作物之後,完成了一年的工作。山果因為精靈族的細心栽植,這一季更是大獲豐收。
五千多棵各種經濟果樹栽種下去以後,讓整個周圍的山坡上足足有一千畝之多的果園,最後收穫下來足有三十萬斤各種果子。
水果除了吃掉,被釀製成酒,還被武康指導製成了大量乾果,至於堅果那就更好儲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