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這麼久了,還能把得出來?”
幕僚很是懷疑。
太醫院當中有些人的醫術,並沒有外面傳聞中的厲害。很多說法都是經過詞語的修飾,略有一些誇張的成分在裡面,好比治好一點小病小疼,方子還是前朝或是前人傳承下來的,照著人家抄出來,把病人治好了,傳出去便誇成了對方醫術了得。
不怪幕僚懷疑。
好比劉家人的醫術,多數是這種狀態。
幕僚將懷疑也說出來。
袁尚書不確定,“能不能也要先請人過去才知道。”
沒有實際的行動。
光是靠在這裡猜也沒用。
當即,袁尚書叫來老管家,吩咐道:“拿我的名帖,去太醫院請卓太醫,你再去備上一份厚禮,走一趟秦府。”
“老奴這就去辦。”
老管家拿著袁尚書遞來的名帖走了。
這時幕僚才問:“醫術最好的,不是劉太醫嗎?”
“你為什麼這樣覺得?”袁尚書反問。
“他是院使。”
“能當上太醫院的院使,醫術自然不會是欺世盜名,卻不一定是最好的。”混跡官場多年,袁尚書知道的秘密比旁人多了去。
……
幾乎同時在楊家。
楊府當家的人幾乎都聚到了書房。
楊閣老還讓人去請了族中的長輩,一同過來商議此事。比起袁尚書那個不痛不癢的罪名,楊家的罪名一經證實,後果不堪設想。
楊應驥和楊應榮也匆匆回府。
來到了楊閣老的書房。
“祖父!”楊應驥進來便向楊閣老行禮。
楊應榮也跟著行禮。
楊閣老將今日大朝會發生的事簡單提起,“袁家這是要置我們於死地,我們必須要盡快想出應對的法子。”
“徽州、徽州那事兒,真、真是……”楊應榮的話沒有說完,但大家都聽懂了。
他想問徽州的大案,楊令瑜是否真的做過。
楊閣老面沉如冰,“這事情不論是不是令瑜所為,責任他都逃不掉,眼下是罪名大小的問題,會不會牽連到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