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引導此人捉住下毒之人,秦馳是煞費了一番苦惱。
原因還是此人太過蠢笨。
證據都給了他,偏生他還是用了半月才捉到下毒之人。
令人不得不懷疑,當上縣令是不是走了後門。
秦馳早就收到了訊息,說袁家在暗中調查楊令瑜在徽州任知府的罪證,他在太湖這裡賑災也不是什麼都沒幹。
安排人將證據不著痕跡送了出去。
袁家這次來調查的人,是真真有不錯的收獲。
秦馳算了算時間,等他回去京師,估計袁尚書對他下毒一事,便會由楊縣令上報,加深了袁楊兩家的恩怨。屆時袁尚書拿到楊令瑜的證據,定然不會再手軟。
此事,一陣腳步聲傳來。
“哎喲,秦大人身體好些了嗎?”
來此的人正是楊縣令,大腹便便的邁進來,一臉的討好之色。
秦馳虛弱又不失禮貌的道:“楊縣令客氣了,託你的福氣,總算是撿回了一條小命,那個下毒的人審出來的嗎?”
“正在審呢,秦大人請放心,我定會給您把事情查得清清楚楚。”楊縣令捉到的正是衙門後廚的一個管事。
此人的家人被人捉走。
以此來威脅他,在秦馳的藥裡下毒。
楊縣令又坐了半晌,這才心滿意足的走了,連忙去衙門督促捕頭辦案。
秦一隻能又讓人扮作路人,將捕頭引去犯人的家人被困之處,捉到了幾個同犯,接著又費了兩天,這才捉到了幕後的人。
實際上每一次,背後都是秦馳的人在幹預。
幕後的人只是袁家培養的心腹。
他被捉的時候便想自盡,奈何秦一等人手法熟悉,三兩下就斷了他自盡的路,拿著他的畫像開始調查他這段時間的行途。
秦馳用上了一些手段。
即是宋錦給他的藥,讓人服下會産生幻覺,用這個法子來審問,不一定會百分之一百準確,卻也有可能會挖出真兇。
於是,袁尚書自以為隱蔽。
結果還是曝露了!
再加上楊縣令是個愣頭青。
讓秦馳忽悠幾句,便寫了奏摺,指出袁家派人毒害賑災官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