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馬車回到久別的秦家溝。
宋錦掀開車窗看到熟悉的景色,心底莫名湧上了一股別樣的情緒。
不完全是回到家鄉的喜悅之感。
對於秦家溝這個地方,宋錦更多的是複雜。前世今生在這裡生活得太久,不論是好是壞,感情終究是有些不一樣。
放下了窗簾。
外面隱約聽到村民的討論。
“咦,這馬車是誰家的?”有個大爺問道。
當中有人笑道:“坐得起馬車的,咱們秦家溝的,還有哪幾家的?”
“不是村長家。”
“也不是老族長家的。”
整個秦家溝能坐得起馬車的只有三戶。
一個是村長家,二是老族長那裡,此外便是秦舉人和秦秀才家裡。
有人紛紛猜測是秦舉人還是秦秀才。
當看到馬車是沖著宋錦那個小家去的,當即有個大娘高聲說道:“哎喲,我瞧那馬車走的方向,正是秦大郎家裡。”
“是大郎回來了?”
有個大老爺問道。
又有人說道:“應該要回來了,聽說鄉試在八月份呢。”
“他要參加嗎?不是說去國子監讀書了?”
秦家溝出了一個舉人,又有一個去國子監讀書的後生,在這一帶可以說是揚名了,連帶村子裡未婚的兒郎都不愁娶親,姑娘們也爭先有人來提親。
這兩年的時間,秦家溝明顯日子好過多了。
有人跟著馬車跑。
當中以小孩子居多,當宋錦下馬車的時候,正好見到一群孩子圍了過來。
有兩個一模一樣的男孩湊了過來。
當中有個機靈地仰起了小腦袋,“你是大嫂嗎?我是秦家四郎。”
“我是五郎。”旁邊稚氣的男孩子聲音迫不及待地說道。
生怕宋錦把他漏掉了似的。
宋錦眉眼溫柔而笑,“是你們兩個呀,都長這麼大了。”
七八歲的孩子,很是天真可愛。
尤其是兩個一模一樣的,養得很是虎頭虎腦的,宋錦當即從車廂裡取出了一包糖果,一人給抓了一大把到他們的兜裡。
其他村子裡的小孩,眼裡羨慕中又帶著渴望。
倒是很有禮物,並沒有上前討要。
宋錦索性將整包糖遞給四郎和五郎,讓他們分給村子裡的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