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頭子根表皮烏黑。
這東西一瞧就是含劇毒。
當看到宋錦拿起,銀瓏連忙過來急道:“小小姐,還是讓我來吧,這東西有毒,沾上就麻煩了。”
“不礙事,我戴著手套呢。”
宋錦小心地挑出品質最好的一部分,剩下那些就讓邢綸自己處理了,“瓏姨讓藥童去打盆清水過來,再讓人去雜物間取個沙漏,四個時辰換一盆清水。”
“水要加鹽嗎?”
銀瓏多問了一句。
鹽水浸泡可以有效袪毒。
宋錦用的這種卻不是。
用的是清水浸泡四日,每四個時辰要換水一次,即是一日要換水三遍。
這道工序不難,就是費時,可以讓人代勞,但是過後的事情就需要她自己來了,此前還要將家裡的事情交待妥當。
主要是兩個孩子的事。
時間轉眼過去三日。
“你說這兩三日,你會住在藥坊?”李氏疑惑地看向宋錦。
宋錦找了個理由,“是藥坊的事情多,我也在跟人學炮製藥材。”
她沒說自己懂得炮製。
李氏對於兒媳婦還是信任的,可身為媳婦離家數日,換個正常的婆婆肯定不會答應,但是藥坊離秦家溝不算遠。
想要知道真假,過去看看就知道了。
所以,李氏倒覺得宋錦沒必要騙自己,“你一個婦人離家數日,沒個熟人陪著,傳出去會不好聽。”
“瓏姨會陪著。”
宋錦提到了銀瓏。
銀瓏在秦家住了不短的時間,李氏自然是知道她的,可她還是猶豫。
要知道這個世道未婚女子單獨在外面過一晚上,傳出去便是名聲盡毀。嫁人後的婦人,要求倒是沒有那麼苛刻。
可也要是夫家開明。
這離家三日,別人問起要怎麼回答?
說是去藥坊做事,但架不住總有些人大嘴巴子,喜歡造謠生事。
宋錦知道李氏在顧忌什麼。
不外是生怕她壞了名聲。
宋錦提議道:“要不娘帶著兩孩子隨我一起去藥坊住幾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