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是這樣麼?”
宋錦對此沒有經驗。
前世她嫁給秦明松,他已經是秀才了,還真沒有準備過。
打著燈籠坐車出門。
考場外面燈火通明,有士兵守在外面,還有衙差在維持秩序。
考場入口處,已經有幾十號人在排隊。
陪同的親長、隨從等,則站在一邊等候。
秦馳讓宋錦先回去,不用辛苦在這裡陪同。
宋錦含笑地搖頭,“大家都守著,我怎麼回去?相公快去排隊,我在這邊陪您。”
宋錦依舊戴著冪籬,秦馳即使看不清她的容貌,心裡還是有股異樣在漫延。
他沖她點點頭,便提著考籃快步過去排隊。
宋錦站在考場外面。
直到秦馳經過檢查進入考場,還回頭朝她揮手,示意她回家。
宋錦這才坐上老李頭的騾車回去。
一路上老李頭對秦馳花樣吹捧。好比才學如何好,人品如何貴重等等。
經過這麼久,宋錦早就看出隔壁鄰居的異常。
黃婆子和老李頭偶爾會對秦馳很恭敬。
縣試不過是科舉入士的敲門磚。
想要成為秀才,不僅要過縣試,還要過府試和院試。
秦馳單獨坐在狹小的考棚裡,心裡那股異樣還是沒有散去,腦子裡全是自家娘子,還有他進入考場前,回頭看到她在不遠處,朝他揮手的一幕。
原本秦馳是沒有打算科舉。
這不是成家了嗎?
小姨子算計他們要換親。
不就是把他當成死人,而小叔前程似錦嗎?
他這個旁人眼中快死的病秧子,總要給自家娘子爭一口氣,是不是?
這理由顯得可笑,可又是事實。
秦馳將考籃裡的文房四寶一一取出,擺放到考桌上面,再倒了一點清水到硯臺上,開始做考前準備,好比磨墨。
等所有的學子入場完畢。
由縣令、縣丞和教諭等官員先給孔聖人上香,三拜過後再由教諭宣讀考場規則。
最後,是縣令宣佈開考。
沒過多久,考卷就發下來了。
試捲上要考的內容,是帖經、默義和一首試帖詩。所謂的帖經,考察的是學子對於四書五經的背誦,共十二題。
默義,則是釋義。
簡而言之就是解釋考題中句子的含義,一共十題。一般出的句子,都是在四書五經中的。秦馳粗略看了看,半數出於《中庸》和《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