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劉方貴是隊裡公認的除了彭杉和隊長之外的第三高手。
彭杉對之前被蘇永明擊毀的張天佑的評價是“自己想把他收拾下來也得頗費一番功夫”,而對劉方貴的評價是“同級別的對手,五五開吧”。
所以當彭杉讓劉方貴留下來對付那架一看就不好惹的東北虎,其他隊員都沒有異議。那架東北虎的操作者再怎麼厲害,畢竟已經能量見底、護甲已經丟棄。只要他不是開外掛的,都不可能拿劉方貴怎麼樣。
劉方貴沉穩地應道:“放心吧,我不會讓那傢伙來打攪你們。你們自己小心,這群對手不是菜鳥,別陰溝裡翻船。”
彭杉苦笑著說:“天佑都被幹掉了,我們哪還敢大意?你如果找到了那架東北虎,不要抱著馬上吃掉他來援助我們的想法。一定要耐心,那傢伙絕對不是庸手。”
“我知道的。”
短暫的交流完畢,“龍牙”迅速地分成兩撥行動。一撥在彭杉的帶領下向補給站撲去,這一撥裡擁有3架天龍殲147,以及一架由天龍改裝成的輔助機甲天龍偵1410。
另一撥則是劉方貴一個人,他的座機也是天龍的改型,弱化了火力和護甲,強化了偵察能力、機動效能的驅逐型,正式命名為天龍驅149。
在群戰時,天龍殲147的地位難以取代,可是如果只論單挑,天龍驅149無疑是更能讓高手發揮其操縱能力上限的機型。
劉方貴將雷達功率開到最大,各種感測器的訊號接收閾限調至最低,保持著5倍音速的巡航速度向著之前那架東北虎訊號消失的地點搜尋而去。
而彭杉帶領的那四架機甲為了爭分奪秒,則是以接近12倍音速的速度直撲補給站而去。
儘管天龍系列機甲的極限速度達到了19倍音速,但是那樣的速度是絕不能長久的,不但會造成機體結構出現損壞,而且容易造成微型核聚變反應堆和動力系統的故障,所以除非是生死一線的關頭、要利用速度逃出生天,很少有機甲師士會用極限速度飛行。
雖然這是在虛擬平臺上,但“龍牙”早就養成了飛行習慣,一時沒人提醒根本想不起糾正過來。
他們擊毀“我想靜靜”機甲的位置距離補給站的直線距離大約是80公里,所以飛到目的地附近也就花了20來秒的時間。
留給他們找出“戰神”並消滅對手的時間只剩下5分半鐘。
“龍牙”的四架機甲緩緩下降在補給站前。【△網 .ai .】這個補給站是早期太空時代的人類建築風格,從外表看是一片連綿近15平方公里的低矮堡壘群,有著銀灰色的金屬外殼。作為人類早期殖民火星的代表建築,其內部構造複雜,功能俱全,能容納數萬人生活。
“有沒有發現敵機?”彭杉問道。
“剛才捕捉到一個隱隱約約的訊號,位於補給站的中心總控室位置,但現在已經消失了。”操縱輔助機甲的李國強回答說。
“他們想和我們捉迷藏?”彭杉冷哼一聲,飛快地思考著。
這場比賽的任務是“佔領補給站,或者全殲對手”。也就是說,他大可把這個補給站完全摧毀,讓對方也無法完成佔領補給站的任務,然後再從容將對手全部找出殲滅就可。
但可慮的是——如果對方合理地利用掩體,自己等人就算將補給站摧毀,也無法對敵方的機甲造成太大損傷,而且還白白耗費了彈藥。要摧毀這個補給站,需要的彈藥絕不會少。而且對手還能繼續躲在廢墟中和自己等人打游擊拖延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