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跟現在‘康師傅’和‘康帥傅’一個道理,比這個還火多了,賺的盆滿缽滿。
學我者生似我者死。
張薔火出了天際,一九八六年登上美國《時代》週刊,成為首位首位受訪的中國大陸藝人。
和惠特尼·休斯頓、鄧麗君等六位歌手一起列為“全球最受歡迎的歌手。”
短短七年時間發了二十七張專輯,發行量兩千萬張。
被稱呼迪斯科女王,當然基本都是翻唱。一首《惱人的秋風》也確實是經典。
對於這翻唱葉昂之前也有想過,不過能進歌舞團也就沒必要去搶翻唱的飯碗。
周老太太也不答應。
結識付標就是為了後面電影方向去鋪墊,哪怕不演去投資也是一門賺錢的營生。誰還先錢多呢是吧。
任何圈子都要有個引路人,沒有這個引路事倍功半不說,還不一定成功。
先米花就是例子。
想到這裡葉昂也不得不感嘆有錢真好。
雖然手段不光彩但能份一杯羹的目的達到也無所謂。
對於投資的方向,葉昂也有了目標。
九零年底,證券交易所在滬上的浦江飯店成立。
距離九二年發行的認購證大概還有一年半的時間,這段時間也夠葉昂小有名氣了。
大概二百零八萬的認購證買個零頭也是天文數字。
九零年股市剛開火爆程度不亞於今年爆火的《冬天裡的一把火》。比大興安嶺的火災還要過分。
就是今年十月份羊城禁止處級以上的禁止買賣股票,處長羨慕科長。
新不新奇,意不意外。
要說葉昂瞭解股市,說真的就是隻言片語,只不過知道一點大的事件。
也就知道一下網際網路的頭部股票,其他的傻傻不懂。
歌曲方面葉昂確實比較頭疼,後世有很多大火的歌曲。
但是放到現在真不一定火,聽眾的接受程度遠沒有後世那麼的多樣化。
少見多怪一點不過,張薔第一屆青歌賽的時候仿照彎彎的颱風。
直接給淘汰了,評委觀眾接受不了。
領先一步的是先進,領先兩步的是先烈。
徐老怪香江直接那麼火,一部《蜀山》直接撲街。票房慘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