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普勒1a李時珍太空航站位於這個星球首府的郊外,在人口眾多的行星上,這種航站總是呈現銀河中獨一無二的繁忙與壯觀。
放眼望去,許多巨型太空船安穩地停在起落架上。
如果時間算得準,就能看到太空船降落的壯觀鏡頭,而升空的場面更是令人歎為觀止。
所有的過程一律靜寂無聲,因為太空船的動力皆源自靜悄悄的核子重組反應。
就航站面積而言,上述的起降停泊區佔75。
在這一百平方英里的範圍內,只有各式各樣的太空船與工作人員,以及太空船與工作人員都不可或缺的計算機。
只有在餘下的範圍內,才能看到熙來攘往的人潮。
每個人來到這個交通轉運站,目的不外乎是前往另一個星體。
可以確定的是,在這些來來往往的人群中,鮮有人會駐足沉思構成整個太空交通網的科技。也許有些人偶爾會想到,遠方那些正緩緩落下的金屬,看來雖然十分微小,其實都有好十幾萬噸。
那些巨大的金屬圓柱體,個個都可能與導航磁性波意外失去聯絡,而墜毀在預定著陸地點半英里之外——有可能剛好會穿透“候船大廈”的廣闊玻璃屋頂,造成上千人喪命的悲劇——而他們的“殘骸”,大概只是一些稀薄的有機氣體,以及碎成粉末的硫化物。
那麼,大家究竟在想些什麼呢?
別忘了,這一大群人有一個共同的目的。
這個目的充塞於太空航站,形成一種特殊的氛圍。
眾人排成一列列的隊伍,父母牽著子女,行李堆成一座座整齊的小山——都是想盡快抵達目的地。
在這些一心只有目的地的旅人當中,出現了一個完全孤獨的心靈,不知道何去何從,卻比任何人更急於離開此地,更需要立刻到別處去。
任何地方都好!幾乎任何地方都好!
此地有一種濃厚的緊張氣氛,有一種無形的壓力。
雖然她沒有精神感應力,也不懂得如何接觸他人的心靈,這種氛圍也足以令她絕望。
只是“足以絕望”嗎?根本是能夠將她整個人都淹沒。
如今,謝冥穿著別人的衣服,站在別人的行星上,處於原本應該是別人的處境,甚至連小命似乎也在別人手上。
她渴望找到一個安全的窩,卻連自己的渴望都不甚瞭解。
她只知道,最危險的事便是赤裸裸暴露在這個世界上。
她想找一個隱密的地方——越遠越好——最好是人跡未至的宇宙邊緣,最好是任何人都找不到的角落。
剛滿二十八歲的她,此時卻像八十多歲的老太婆一般疲憊,又像不到五歲的幼兒那般恐懼。
數百名旅客與她擦身而過——真正擦身而過,她感覺得到碰觸了每一個人——在這些陌生人當中,哪個是擎天柱的人?
“喂喂,小姐,”
後面那人兇巴巴地說,“你到底是要買票,還是隻想站在售票機前面?”
直到這一刻,她才發現自己站在一臺售票機前。
這種機器很容易操作,只要將一張高面額的紙鈔塞進送幣槽,等到鈔票被吸進去,就按下標示著目的地的按鍵,售票機便會吐出一張船票,並且自動找回多餘的錢。
售票機以電子掃描裝置辨識鈔票面額,因此絕對不會出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