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然後,幾次作戰下來,諸位的手上可沒少沾上明軍士兵的血,幾日前的那場大火,留給明軍的,豈止是仇恨二字就可統一概論的?”
郭卜的話好像沒有效果,那人依舊有些不以為然的說道:“這是戰爭,彼此交戰互有損傷乃是常態,明軍與我等都是行反漢之事,區區士兵之間的損傷,讓些利益出去便可。”
“是嗎?”
郭卜白了那人一眼,又道:“你知道為何明軍士兵為何寧死不降乎?”
那人不知,只是回答道:“明軍確是精兵。”
“精兵?”
郭卜一抬聲,道:“明軍訓練確實嚴格,士兵作戰能力確實強於我軍,但打至最後一人仍然不願投降,可不是單單的精兵而已。”
說到這裡,郭卜想起了幾日前高唱著不知名歌聲,視死如歸的明軍士兵們,有些恍惚,頓了頓說道:“明軍之間,無上下級觀念,士兵不用跪拜將軍,大家吃穿食用皆是一樣,而且其兵源全是自願參軍。”
說著,郭卜上前一步,來到那人面前,盯著他的眼睛,說道:“明軍相互之間稱之為戰友、兄弟,號袍澤之義,述信仰為堅城,攜手共進共退。”
然後,郭卜環視一週,繼續道:“大家想想,若是你的兄弟被人殺死,你還願意和對方談些利益,就此罷休嗎?”
最後,郭卜單膝下跪,抱拳望著波才,大聲說道:“渠帥,我等與明軍已經結下死仇,這裡面的問題可不是天公將軍聯合一意可以解決的。”
“所謂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天公將軍遠在司隸,不清楚我們這裡的情況,他之所想已經不適合我等現狀了。”
“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目前我軍既已在六安地界,江夏或許無望,但若是我軍攻下了六安,即可揮兵直抵廬江。”
“廬江其西是江夏,其東是九江,雖處於明軍左右夾擊之下,但廬江的南面可是長江天塹。”
“明軍若想支援,必須得跨過長江才行,那時我等只需遣一支軍隊守住江岸即可。”
“另外,廬江的北方接連豫州,乃是我軍本地,是我們的地盤。”
“那時,我軍於長江以北,控制了豫州和廬江,左右皆可進攻。”
“或許拿下廬江,比拿下江夏更有利與我軍......”
話到這裡,郭卜就停了下來,往後的推想已經不需要他再說下去了。
果不其然,隨著郭卜的話音一落,在場眾將的呼吸立馬急促了其實,眾將相互之間看了一眼,顯然是被說的有些意動了。
從一開始計劃打江夏,就是眼饞江夏的繁華。
可現在,隨著郭卜描繪的畫面一出,或許他們有了可以同時拿下江夏、廬江、九江三郡的機會。
一地繁華怎抵得上三地繁華?
就連波才,一開始有些退意,但因為不甘又不願意撤退的他,此時的眼神中也出現了些許的憧憬。
打!
必須得打!
拿下六安,進入廬江,依靠長江抵禦明軍,然後左右出擊,拿下江夏與九江。
這樣想著,波才又看向了眾將,再次問出了一開始的那個問題:“諸位,誰願意率兵突擊明軍?”
“稟告渠帥,我願率軍前往!”
“我去!”
“我去!”
“我願往!”
“請渠帥讓我去!”
這一次,眾將可不像開始那般沉默了,你一言我一語的,居然爭搶了起來。
“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