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景雖然是降將,但投降以後,朱業還是非常重用於他的。
這一點,從他的部隊編制叫做七師就可以看的出來。
七師!
前面沒有“混”字。
“混”字在明軍中是有區別的,是甲種師和乙種師的區分。
甲種師有六個團一萬多人,而乙種師只有四個團,人數遠低於甲種師。
士兵配置上,甲種師的裝備也遠超乙種師,例如騎兵,明地馬少,乙種師只是配備了偵察騎兵,可甲種師卻有專門的騎兵部隊。
還有裝備,甲種師的裝備也要領先於乙種師,每當科技研究司,或者是軍械製造所、火器製造所研發和製造出了先進的武器裝備後,都是先給甲種師配上。
楊景的七師與朱勝的二師相比,人員一樣,裝備一樣,只是差在先成建制和後成建制,士兵的單兵能力猶豫訓練時間的長短而存在個別的差距。
豫章軍隊改制過後,楊景支援到了江夏,一開始因為自己的降將的原因,面對朱勝這個明顯是“親信”的師長,楊景不自覺的會放低自己的態度。
但這也僅僅是開始。
時間一長,楊景自然不會滿足區於朱勝之下。
可習慣已成,朱勝又是好戰勇猛、自覺勝於常人的一個人,兩個師長在一起,養成了習慣發號指令的朱勝又怎麼會與楊景一直協商著做事呢?
表面上,朱勝給足了楊景面子,但結果卻是,很多事情都是朱勝已經決定好了,然後以商談的模式“讓”楊景行事。
這也是七師和二師時常舉行演武的原因,楊景想透過這種方法,提升七師在江夏的話語權,可是演武的結果還是輸多贏少。
而這裡面贏的,基本上都是七師的精銳團與二師靠後的團。
不過,機會來了。
就是現在!
豫章黃巾傾巢而出,二師與七師分守兩個江夏的入口。
一個是息縣,另一個就是楊景此時待的葉縣了。
二師精銳,自然是在息縣抵抗大部隊,為此楊景還支援了兩個團給朱勝。
不過楊景不在乎,他與朱勝之間的小九九並不影響感情。
更何況,彭脫的汝南黃巾實力並不強大,楊景有自信可以只用四個團擊敗他,只要在朱勝擊敗豫州黃巾之前,自己率先打敗汝南黃巾,然後順勢下壓,繞汝南入豫州,再下抵息縣,這樣就可以打擊朱勝的驕傲了。
楊景抱著這個想法,仔細的研究了葉縣的地形,選擇了好幾處地方,以層層阻擊的陣線來應對汝南黃巾。
為的就是讓汝南黃巾覺得葉縣的反擊力量薄弱,等汝南黃巾攻下一層層陣線過後,兩側分拉合圍,一舉殲滅!
計劃很好,可讓楊景沒想到的是,偵察騎兵明明傳來訊息,說彭脫出了汝南,可到現在,時間一天天過去,那彭脫卻不知道去了何處......
莫不是又有什麼陰謀詭計?
“呼!”
抱著這樣的想法,楊景深吸了一口氣,然後來到了桌子前,緊緊的盯著桌上的地圖,仔細的研究著自己的計劃,想要查清楚到底是哪裡出了披露。
可左看右看,楊景什麼也沒看出來。
“明明從汝南到葉縣的關鍵地方都設好了軍隊,怎麼彭脫就不見了呢?他難道會飛不成?”
楊景百思不得其解。
“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