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炬走後,吳皮又傳令出去,讓負責大營防衛的二一一團趕緊集合,從大營開始,向趙家村方向開始設立防線。
......
混二師兩個團的戰士迅速開始行動了起來,然而就在此時,就在距離趙家村更西北約十里的山道盡頭,一面繡著“波”字的大旗緩緩的升了起來。
“籲!”
一個騎兵控制著馬匹一路狂奔至波才的面前,勒住韁繩,高聲道:“啟稟渠帥,前方十里不到的地方發現一個村子。”
波才順著方向看了過去,然後回過頭看向了身旁的親信:“我們現在距離六安明軍還有多遠的距離?”
親信思索了片刻,回答道:“回稟渠帥,按路程來算,前方應該就是趙家村,過了趙家村繼續行軍的話,差不多一個時辰就到了。”
按照波才黃巾軍的行進速度,一個時辰大約可以前進三十多里,他們與六安的混二師相聚不遠了。
“嗯。”
波才點了點頭,眼角又掃視了一遍周圍明顯已經累得夠嗆計程車兵,琢磨了一會,道:“傳令下去,讓士兵們加快腳步,於前方趙家村稍作休整。”
“諾!”
一個傳令兵領命下去傳遞軍令。
接著,波才又對開始的騎兵吩咐道:“通知你們校尉,讓所有騎兵立刻趕往趙家村,控制住那裡,等候大軍到來。”
“諾!”
十里不到的距離對於普通成年人步行也就四十來分鐘,對於騎兵來說那就更快了,黃巾騎兵從整合到抵達,再到控制住趙家村,也就二十幾分鐘的時間。
又過了十來分鐘,波才的兩萬黃巾也已經陸陸續續的抵達了趙家村,剛把趙家村的村民統一做好關押,又有斥候傳來訊息。
“啟稟渠帥,趙家村東南方向發現部分明軍斥候,敵斥候死戰投降,現已被我軍全部擊殺。”
波才臉上帶著得意的笑容,輕笑著對著斥候說道:“我一直很佩服明軍這種死戰不降的態度,不過到底不過是愚蠢罷了,在我們黃巾軍的面前,終究翻不起什麼風浪。”
斥候聞言,也不知道該怎麼接話,剛剛他也參加了圍殺二一二團偵察騎兵的戰鬥,與波才此時的態度相比,斥候對二一二團偵察騎兵寧死不降的氣節反而非常的佩服。
波才沒有發現斥候臉上的態度,繼續分析道:“明軍軍制軍規嚴明,他們的斥候在打探消失時都會有一種特定的規定,例如說什麼時間彙報一次。”
思索著,波才緊跟著又下令道:“傳令下去,立刻整頓兵馬,以黃巾力士為先鋒,趁敵不備,主動出擊。”
“諾!”
......
二一二團的先鋒是三營,接到團部的命令過後,與趙家村距離最近的三營立刻就行動了起來。
明軍的戰士步伐整齊、鬥志昂揚,行進速度遠超黃巾軍的行進速度,不過前來傳遞訊息的趙牛到底只是一個十幾歲的孩子,儘快是抄了近路,但速度還是快不到哪裡去。
三營長叫做時從,本身便是厲陵縣時家人,少時學書,頗有學識,後來加入了軍隊的培訓班,出來後正逢豫章軍制整備,因此就被調到了混二師二一二團擔任營長一職。
到了二一二團以後,時從按照所學訓練士兵,久而久之,他所在的營雖然掛著一個三營的旗號,但三營的戰鬥力卻成為了整個二一二團裡最強的一個營。
時從不是莽夫,每每行事之前必有一番規劃。
三營行動以後,立刻就派出了偵察騎兵,以每十人為一個斥候小隊,總計四隊人馬共計四十人,呈品字型繞行在大部隊前側。
“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