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程栩提起這兩本書,朱業頓時就明白了原因。
他購買並交予科技研究司的這第一批科技相關的書籍,對現代社會來將,可能大多都是一些可以算得上古書一類的了。
確實,“拋物線說”和“博物新編”這兩本書,裡有很多東西在現代已經不適應了。
但在科技的攀登過程中,並不是一觸即成的。
世間萬物,任何東西的發展都需要有一個流程,這樣從初到終,從易到難的過程就是為了培養獨立、且懂得思考研究的人才。
例如博物新編,這本書是近代西方科技輸入中國的第一本著作。
總共分為三集,每集一卷,記錄了當時的最新科學發現和成果,內含了物理、化學、天文、生物、地理等自然科學知識,對近代中國的科普事業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在它的初集物理學部分,就介紹了熱能、蒸汽機、火車等等可以迅速推進入工業時代的東西。
還有拋物線說,這書是華蘅芳編寫的一本數學著作,主要講的是拋物線的原理。
華蘅芳這個人,非專業的學生估計一般都很少聽到。
江蘇無錫人,一個清朝的學者、科學家。
一旦說起清朝,現代人都對它不滿,但是這也不能否認清朝學者們對我們這個國家的一個貢獻。
恰巧,華蘅芳就是這麼一個有著巨大貢獻的人。
為什麼會說到他呢?
那是因為朱業聽完了程栩的話後,在結合程栩提起這兩本書,就知道......
程栩要製造這是火輪船啊!
我國曆史上的第一艘完全由中國人自己設計製造的蒸汽機明輪船,叫做黃鵠號。
而這個黃鵠號,就是華蘅芳與徐壽一同設計建造的。
並且這裡面大部分的技術,都是這兩位從上面提到的兩本書中參考學習的。
永遠不要小瞧華夏民族,不要小瞧炎黃子孫。
他們對於創新和攀登,在整個世界都是首屈一指的。
也不要以為做不到,只要用書,有相關的知識,等到民族一旦吃透了這些個東西以後,那可是能靠著算盤打出原子彈!
一個國家若是可以看見一條走向強盛的道理,那麼這條道路的名字,一定叫做教育!而一個強盛的國家若想要一直維持強盛,那麼他需要的一定就是信仰!
而這兩點,恰恰就是華夏民族所擁有的,
教育?
朱業可以透過掛來購買。
信仰?
咱們這個民族缺少信仰嗎?
要知道,這裡可是同時期地球上最強盛的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