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事關未來各行各業的發展以及如何在維持一個轄地穩定的基礎上去如何進一步的擴寬擴大轄地和影響力。
因此,這次月議的持續時間異常的久,直到天色漸漸暗淡下來過後,眾人在頂著飢腸轆轆的肚子結束了這場月議。
關於“明一期建設發展規劃”的大體方向,還是沒有什麼異議的,只是一些小細節沒有理清和完善。
不過也無關緊要了,這些東西可以在未來實施新政的過程中,從實踐上去慢慢改善。
月議結束以後,眾人一起在南昌郡府的食堂裡吃了餐飯,就各自散去了,僅有時修一人留了下來。
開始月議的議題說的都是轄地大方向的發展建設,時修現在要將自己在廬江遇到的問題給朱業做個彙報。
眾人散場之後,二人相對而坐,時修率先說道:“請主公另尋一有能力者接任我的職位。”
朱業頓了頓,然後砌了茶給時修倒上,疑惑道:“怎麼,難道是廬江有什麼問題不成??”
“主公......”
時修的臉色有些尷尬:“是這樣的,廬江現在......”
時修開始說起了原因。
在一個月前,江夏、廬江、丹陽、九江、廣陵這五個郡同時派兵進攻豫章,戰局結果最終以豫章軍勝利告終。
其中朱勝拿下了江夏,二師也就暫時停留在了那裡,朱勝便在朱業的許可下同時兼任了江夏的一切事務。
而時修則是被派到了廬江,以廬江為行政中心,暫時負責廬江、丹陽、九江、廣陵這四郡的政務。
與朱勝偷了江夏,然後又果斷的斬殺了一批要鬧事者之後,順利的控制了江夏郡相比,他在廬江的日子其實過得並不好。
首先,廬江、丹陽、九江、廣陵這四郡是盧植帶著投降的。
這中間確實有因為盧植受傷被俘的原因,要不是因為這,他時修估計就已經不知道怎麼回事就死在廬江了。
盧植投降,是廬江軍兵敗後投降的。
丹陽、九江、廣陵這三郡可不是,他們是因為盧植的命令和運氣較差正好落在了朱業的嘴巴,被迫投降的。
長江以南,特別是江東那塊地區,可謂是士族林立。
你可千萬不要小覷了這些個士族現在對朝廷的認同,畢竟周瑜一開始不還是藏著匕首,抱著刺殺朱業的想法來的不是?
原本四個郡的兵力拋開被盧植帶走與朱則一同進攻吳郡的以外,其餘計程車兵可都是被朱業帶到了豫章,對其進行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循循善誘......洗腦......勸導。
而時修去廬江,出來朱毅的四一六團被朱業留給了他之外,他的手上基本上就沒有什麼可用的兵力。
一個團要守四個郡,劃分到每個郡上,就只有一個營而已,更別說底下的還有那麼多的縣城。
這點兵力,對付那些個相互之間有著矛盾和猜疑計程車族們,勉強也就是可以保障郡城的穩定罷了。
其他的,心有餘而力不足。
因此,時修僅僅只是試探性的按照豫章新政的方法開始實施後的當天下午,就遭受到了不明敵人的襲擊。
時修當然不會就這麼放棄!
在這一個月的時間裡,他或是拉攏、或是製造矛盾,雖然讓士族之間的猜疑變多,可一旦當他想要實施新政時,總會有各種各樣的意外冒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