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哐啷!”
“砰!”
說著,於閭一把踢開身下的板凳,雙膝跪地,哭泣道:“此次造成一團現狀的原因皆在閭一人之責,還請師長處置。”
朱則連忙扶起於閭,安撫道:“這事不怪你,你們面對的是十倍與己的軍隊,若是我反應迅速,早些將二團和六團投入劉家村來,也不會造成現在這種情況。”
說著,朱業長嘆了一聲:“細算下來,還是我的責任啊。”
“師長......”
於閭張了張嘴,有些凝噎。
“好好養傷吧,一團的兄弟都是好樣的。”朱則感慨著。
是啊!
一支傷亡達到百分之九十,餘下輕傷者皆存死志,無一投降的部隊,在古代冷兵器戰場上,那就是一個奇蹟的存在。
一團又如何不讓朱則感慨呢?
“兄弟們的仇,我們早晚會還回來的,好好養傷,到時候你們一團還是先鋒!”
最後,朱則許下了諾言。
“謝師長!”
於閭緊咬著牙口,重重的點了點頭。
“嗯!”
朱則認真的回了一個字,然後環視一週,說道:“大家商量一下,各自發表一下看法,看看咱們接下來該怎麼打。”
“依我看,咱們還是先撤吧。”六團長開口了,剛一說完,又連忙解釋說:“師長,我說撤退並不是害怕,我們六團也不會比一團差,我願意率領六團充當先鋒,我也會身先......”
“沒事。”
六團長還沒說完,朱則擺了擺手:“不用解釋什麼,既然我讓大家發表意見,就是要暢所欲言的,你先說說咱們為什麼要撤的理由。”
確定了朱則說的是真的過後,六團長立馬就把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咱們一師的總人數在一萬餘人,分成了兩條戰線,猶豫一開始的行進策略,導致了咱們一師各團間的距離有些分散。”
“從廬江前軍先鋒部隊的俘虜哪裡得知,敵軍統帥是盧植,領廬江、丹陽兩地各兩萬大軍來襲。”
“時間緊迫,咱們只能將一師拆分為兩個作戰單位,其中三、四、五團駐守石臺以應丹陽,剩餘的則是駐守在這裡。”
“經過一團與廬江軍之間的交戰,也知道了敵軍並非普通士卒,在盧植此人的調動之下,其所屬士卒的戰鬥力要超乎尋常。”
“與其分散防守,不如整合兵力,退回豫章,駐紮在餘干,現在又是冬季,餘干又有城池,還是民心所向......”
“此天時、地利、人和皆佔......”
“所以在我看來,還是先行撤退,在謀求其他。”
六團長說完就噤聲了,朱則思索了一會,又看了看其他人,問道:“六團長說了,你們的看法呢?”
聞言,蔡照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不如差人前去石臺,看看何政委那邊的情況,若是石臺無憂,咱們或許不用撤退。”
喜歡我在漢末舉明旗請大家收藏:()我在漢末舉明旗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