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滋!”
火焰燃燒而產生的青煙開始在空氣中飛蕩了起來,點燃引線的程栩帶著眾工匠快速的向掩體飛奔而來。
一團耀眼的火光乍現!
然後......
“轟!”
一聲巨響響起,地面一陣晃動,一顆圓潤的炮彈從筒管裡被火焰噴了出來,向著遠方那已經坍塌的木屋奔去。
下一秒,炮彈到達了指定地點,落地的一瞬間,轟然作響,緊接著一顆顆雜亂的石塊、鐵柱四散開來。
“嘩啦啦!”
原本殘破的木屋這下子徹底被炮彈砸了個粉碎,炮彈炸開的瞬間,一股無形的氣浪推動著裡面的參雜物向著四周濺射著。
甚至有些個碎塊飛上了天空,隔著百米的距離帶著煙塵落在了掩體後的一部分人身上。
還有音浪!
交雜在空氣中的聲音還在眾人的耳朵裡嗡嗡作響,許久未停。
朱業甩了甩有些暈乎乎的腦袋,從掩體裡站了出來。
朱武手快,連忙又將朱業給拽了回來,一臉擔憂的喊道:“主公,小心!”
朱業被拉了一個踉蹌,掙開朱武德雙手,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道:“無事,我清楚大炮的情況。”
朱武這才將其給放開。
朱業交給程栩的大炮鍛造技巧是屬於明代的大炮,由銅和鐵交雜鑄鍛而成的。
這款大炮在現代已經屬於是老舊的歷史遺物了。
其鍛造方案在很多近代火器歷史類書籍裡都有提點,不算什麼必須禁止傳播的東西,所以外賣系統裡可以買到相關的書籍。
而且以漢末這個時期的金屬冶煉技術是完全有能力鍛造的。
先不提朱業交予科技研究司的很多新鮮技術,就單說這個大炮。
這款大炮處現於十七世紀的歐洲,僅有英國、瑞典等少數國家掌握並大量應用。
而這個時期的歐洲,大部分國家的生鐵冶煉技術仍處在秦末漢初時的水平,甚至很大一部分國家的冶鐵技術還在以塊煉法為主流。
而我國的冶鐵鍊鋼技術在清以前可是一直搖搖領先於歐洲的。
特別是明朝時期,由於長時間工業技術經驗的累積,使得工業發達、金屬冶煉技術先進,鋼鐵產量達到我國曆史的最高水平。
在嘉靖初年,全國民營鐵產量高達噸,位居當時世界第一。
這款大炮就是這個時期的明朝用複合金屬鑄炮法打造的,由銅鐵參雜混合,相比於同時期的歐洲用秦末漢初的生鐵冶煉技術鑄造的純鐵或純青銅大炮,它們更輕、更堅固、更便宜,能夠承受更大的爆炸壓力。
明朝造的這個炮甚至還一度憑藉其技術優勢反向輸出歐洲。
而複合金屬鑄炮法漢末這個時候卻是沒有,但朱業有啊,一開始就說過,他曾在外賣系統裡購買了很多書籍。
其中,明朝方以智的“物理小識”自然是不會缺少的。
雖然並沒有西式高爐,但是使用焦炭的鍊鐵豎爐,因為身腹腰均擁有不同傾角變化而並沒有明顯劣勢。
炮彈也不是大炮發展史上最初的實心彈,而是參雜各種碎塊和火藥鑄造成的,不管是在殺傷力還是二次爆炸上,均有可怕的威力。
刺鼻的硝煙終究還是在寒風的吹拂下消散了開來,望著遠處那個坑窪與木屋散落在各處的碎木塊。
就是一開始已經試驗過一次大炮的那些個工匠們,此刻也仍是震驚不已,而趙則等人卻是早就傻眼了。
這是武器?
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