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自己的家人、父母妻兒,如果你們不想他們被賊人虜殺的話,就好好的守好城門,等待太守大人的命令。”
這話一出,城上的異動頓時就少了很多,陳錒鬆了一口氣,又補充了一句:“如果你們想要去救底下的親戚、朋友、或者家人的話,我陳錒也不攔你,自當為你準備好繩索,放其下去,也算是全了你等的義氣之舉。”
好傢伙!
你想救人是吧?
行,我不阻攔你,把放你下去,讓你自己下去救。
陳錒這話直接讓在場所有士兵瞬間噤聲,畢竟不是所有人都可以不顧自己的安危去拯救他人的。
在大部分人的心裡都是這樣想的,如果自己沒事,出言附和幾句,就能得到一個好名頭,那麼沒有人會拒絕。
但是要說到犧牲自己,以全他人。
這種人少之又少!
要是把陳錒放到現代,估計在網上又會出現一個聖母鬥士。
......
緊閉的城門遲遲未動,城下的潰兵從哭泣變成了憤怒,從求饒變做了大罵。
“嗖!”
“嗖!”
“嗖!”
些許零星的箭矢從城牆上落下,潰兵們閉了嘴,惶惶不安的向後撤了回去。
他們沒辦法了。
前有堵截,會有追兵。
無法進城,也無法撤退。
此時若是有一威猛統帥,他們意志也足夠堅定,並且潰逃時也沒有丟盔棄甲的的話。
說不定還真能掀起一番類似破釜成舟的反撲。
可惜的是,他們的統帥包盛並不是威猛勇士,並且早就被鄧揚一箭斃命。
同時他們的意志也不夠堅定,除了逃難以外,壓根就升不起任何其他的心思。
甚至說到最後,可能他們連破釜成舟是什麼意思都沒有。
低素質且沒有信仰的老爺兵們面對這種情況,只能......
選擇投降。
於是,讓城上陳錒升起後悔的一幕出現了。
只見被城上士兵驅逐的那些個潰兵,在退了一段距離過後,一個接著一個的向著後面追擊計程車兵跪了下去。
集體投降!
就在南昌城上守軍的眼下,當著曾經所有兄弟的面前,他們投降了。
潰兵們全都跪在城外,那麼大一塊空地都給跪滿了。
震動!
這一幕不光是陳錒,就連城市守軍也是不由得升起了一絲異樣。
那些賊人們......會怎麼對待這些投降計程車兵呢?
還有,與其堅守在這裡,面對著隨時可以拋棄自己性命的將領,以及不知何時會丟掉的性命,有意思嗎?
原本在陳錒的“曉之以理”下,為了保護家小不受賊人侵害而升起的那股士氣,就這樣在潰兵們集體投降的情況下,伴隨著心中升起的疑慮,徹底消失的一乾二淨。
喜歡我在漢末舉明旗請大家收藏:()我在漢末舉明旗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