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的事情不用擔心,我自有安排。”朱業回答道。
“那我這就安排人去伐木。”朱則點頭應是,跟著就要去安排。
“對了。”
朱業急忙把朱則攔了下來:“我開始讓三叔母把家裡的女眷組織在了一起,製造成衣,這次建造住所的事情,就只有你們這些人了。”
“我知道了。”
朱則點了點頭,答道:“這樣一來建築住所的速度可能會慢上很多。”
在古代,女性地位並不像清朝的時候一樣,漢代的女性雖說不像唐時開放,可女工的數量並不在少數。
普通的百姓家庭裡,在父親出去服役後,就是母親去做工,贍養孩子與老人。
很多工作,男人的熟練度甚至比不過女人,這也是朱則會說這話的原因。
“沒關係,儘管去做,速度慢一點沒事,但質量一定要好。”朱業說到這裡,抬頭看了看天空,說道:“今年的大雪可能會遠超平常。”
“是!”
朱則應了一身,見沒什麼其他事了,這才去安排。
......
轉眼過去又是半個多月,朱自和周為陸陸續續的召回來了三四百人。
這還是兩人壓著招收的,儘管朱業說過,不論婦孺老人都可以招回來,可兩人在選擇上,還是儘可能的選擇那些家中有青壯的。
在招收的第一批災民加入朱家過後,就自主的加入進了伐木造屋的隊伍,朱家現在的住所加在一起,也有個一百多戶。
這一百多戶住所的建造地點也是經過統一規劃的,它們成井字形一條一道的建立,圍在朱家的四周,看上去倒有種現代小鎮的感覺。
有了新人建造房屋,原本的那些朱家人則是恢復了訓練。
朱業身邊的守衛換了一個人,叫做朱勝,在朱業這一輩排行第四,他的妻子就是三叔母口中製衣最好的那個。
朱淪為人機警靈活,被朱業派去周邊郡縣收購布匹去了,朱勝的個人武力不錯,就被安排到了朱業的身邊。
這一日。
朱自、朱則、周為以及災民中出現的兩位有學識的楊德和吳亦一起來到了朱業的屋裡。
屋子中央挖了一個火坑,火坑裡燃燒著木材,上面架著一個烤架,架子上烤著半頭野豬,幾人就這樣圍在四周坐了下來。
“老四,你也坐。”朱業盤膝坐在地面,抬頭看了一眼立在身後的朱勝,招呼了一聲。
“家主大人,我站著就好。”朱勝恭敬的應了一聲。
“哎呀!”
朱業回過手拽了一把,把朱勝拉到身邊坐下:“讓你坐你就坐,哪來那麼多話。”
“多謝家......”
“好了,這些話以後就不用說了。”
朱業揮手製止了朱勝的接下來話,然後轉過頭來,看著其餘五人說道。
喜歡我在漢末舉明旗請大家收藏:()我在漢末舉明旗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