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外婆的一番話,林依然想了想回答說:
“外婆,我一直以為你老人家很開明的,我知道您老人家和我爸媽的心態,其實問題本身不在養豬上面,是因為我是大學生,所以就不該養豬,對吧?”
面對外婆的質疑和諄諄教誨,林依然覺得應該施展自己口才方面的特長,用三寸不爛之舌去說服她。
他覺得如果把外婆說服了,父母的工作也許會相對好做一些,其他七大姑八大姨,也沒有那麼難對付。
既然下定決心回來養豬,就要有突破阻力和克服困難的決心,不然什麼事情也辦不成
這麼想著,林依然同學才說了上面這番話。
他一針見血的話,讓外婆稍微愣神了一下,旋即咧開沒牙的嘴哈哈笑道:
“孩子,看來你並沒有傻嘛,你既然已經知道,就該乖乖的回城裡上班,剛開始工作也許不習慣,也許待遇很低,但長遠來看都比你留在家裡養豬划算,而且前途更好,你明白不?”
林依然同學費了很大的勁,想要說服外婆,可外婆也想要說服他。
結果可想而知,兩人誰也沒說服誰,最後相互之間都嘆了口氣結束通話了電話,算是不歡而散吧。
掛了電話,林同學感覺心裡憋的慌,他覺得現在跟家裡人說什麼都多餘,看來自己得另想辦法,換個思路,尋找新的突破點。
看看外面天色也接近黃昏,要不乾脆出去走走,散散心,於是林依然對收拾碗筷的老媽說:
“媽,我想出去走走。”
“去吧,到河邊去散散步,好好想想,別總糾結著養豬,你還年輕,又有文化,人生的路很長,能做的事情很多,都說條條大路通羅馬,別鑽死衚衕。”
林同學沒想到,老媽竟然開導起他來了,就像一位哲人,說的一套一套的。
讓林依然聽了想笑又想哭。
如果是平常,林依然會覺得老媽非常有水平,一個農村婦女能說出這種話確實已經不錯了。
可是現在,重生的他,明知道養豬大有可為,怎麼可能聽老媽的話輕易的放棄?
放棄養豬就等於放棄發財的機會,這三年腦袋裡面重要的資訊,除了豬價將會暴漲,還有其他人發財的資訊沒有?
告別老媽,走在通往河邊的路上,林依然拍著自己的腦袋,邊走邊想著心事。
林依然家住的地方叫桃花村,以前有很多桃樹,因此而得名。
可惜後來因為交通閉塞,資訊也不流暢,桃子賣不出去,大傢伙都把桃樹砍了出去打工。
如今的桃花村已經沒什麼桃樹了,只剩下一個名字,和曾經美好的傳說。
不過這兒的風景很美,有一條彎彎曲曲的小河繞村而過,河對面有一個村子就叫小河村。
小河村有一位叫小芳的姑娘,在讀書的時候本來跟林依然很要好,可惜考大學的時候他發揮失常,只考了一個二本。
小芳卻考了重本,到北方一所知名的大學讀書去了,剛開始兩人還聯絡過兩回,可惜後來慢慢的就斷了聯絡。
也不知道小芳姑娘現在在哪兒發財,有沒有找到自己的意中人?
想起小芳姑娘,林依然搖了搖頭苦笑了一下,長長的嘆了一口氣,有一種想要成功的強烈願望!
發財,一定要讓自己儘快的發財,如果小芳姑娘還沒有找到男朋友,等自己有錢了,就去追求她。
追求自己曾經的美好。
林同學在心裡暗暗下定決心。
這時候山風吹來,在西南地區初春的天氣裡,有一種乍暖還寒的感覺。
林依然本來從南方回去,穿的衣服比較少,經冷風一吹,不禁打了個寒戰,阿秋一聲,重重的打了一個噴嚏。
黃昏時候,牧童晚歸,炊煙裊裊,遠處有雞叫和狗鳴的聲音,構成了一幅美麗的山村畫卷。
山區地方人煙比較稀,又是黃昏時候,在外面放牧或者幹活的人都回去了。
而已經到了三月份,過完年,年輕人又天南地北的打工去了,村子裡剩下的人本來就不多,都是一些老弱病殘和留守兒童。
林依然一個人走在空曠的小河邊上,感覺有一絲淒涼。
走了一段路,感覺有點累,林同學打算找塊鵝卵石坐下,好好的思考思考接下來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