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是做篾貨,許如玥還能直接從新川找工匠做,畢竟這地方也是有人靠著這個東西為生的,手藝還是信得過,但是造紙和做油紙傘就需要明朗幫著她從外面找人進來了。
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同樣是以竹子為原料的生意,造紙和油紙傘在這地方就是不發達,似乎這裡的百姓根本就沒有想過用這樣的辦法掙錢,做篾貨倒是祖祖輩輩傳下來的手藝,丟不下。
自從那日許如玥跟明朗說過自己的想法之後,明朗就已經在讓人留心這方面的事了,要說這兩樣工藝吧,最厲害的還真是在外面。
江南那邊這兩項工藝都很厲害,那邊也是很多竹子的,樹也多,紙張不僅僅用竹子,更多的是用樹,這其實比用竹子的成本還要更高一些。
但要是沒那麼多原料,也就只能用樹木了。
那麼問題就來了,既然明知道竹子成本更低,並且也知道新川這裡盛產竹子,那為什麼沒有人到這邊來做買賣呢?
說來說去還是因為前些年的戰亂,時局動盪,誰願意過來啊,掙再多的銀子也沒有保住小命重要,一來二去的,新川也就不在那些商人的考慮範圍之內了。
現在就需要有個人來引路,給他們丟擲一些誘人的條件,現在新川已經沒有打仗了,只要有人動了心思,自然會來這邊,所以這買賣做起來也並不算難。
就是官府要從中替百姓謀取利益,不能讓外地來的商人白白把銀子給賺走了。
這事兒靠著許如玥一己之力做不成,所以她也贊成讓更多的商人來這裡,有競爭利益才能最大化。
而她自己也不能落下了,明朗還是給她找了人過來,會造紙的也有,會做傘的也有,都是江南那邊有名的匠人。
既然人都找到了,許如玥也就沒必要繼續等了,當然是趕緊投資建作坊啊,明知道馬上就會有人來這裡競爭,當然是要先下手為強。
做的生意一樣,那就看誰先下手,看誰的東西有新意了,其他的事有明朗留給她的人去辦,不用她操心,她需要做的就是動腦子,想一些新奇的主意出來,這樣子才能脫穎而出。
每日都有事情做,日子就過得特別快,一轉眼都已經都已經是冬月裡頭了,許如玥知道宋氏要來,一直都盼著呢,算著日子也有半個多月了,要是順利的話宋氏就該到新川了。
雖然到了冬月裡,但是新川的天氣卻沒有比之前冷太多,只需要穿兩件單衣就可以了,棉襖什麼的在這裡都用不上。
許如玥靠在軟榻上,從開著的窗戶往外看,初陽正在院子裡跟兩個小廝玩兒,蹦蹦跳跳的很高興。
許如玥笑笑,問小柔,“算著日子,我娘該來了吧?”
小柔點頭,“是啊,老夫人是十月十六從安華鎮出發的,這都有半個月了,應該到了,估摸著就是這兩日吧。”
雖然這事兒是宋氏自己的決定,但是明朗肯定是要讓人在暗中保護的,安全問題許如玥倒是不用擔心,肯定能平平安安來這裡。
她就是想念宋氏了,年後來這裡,算著都快一年了,這一年有事情忙,日子倒是過得飛快,就是心中對家人的想念一點也沒有減少。
知道宋氏要來的時候她很開心,之後也就冷靜了,畢竟人還沒到,著急也沒用。
但是現在可不一樣了,就這兩日就要到了啊,許如玥一想起這個,心就跳得很快,想念家人的感覺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