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玉成一直到了宋汝於四歲的時候才再次拿到更近一階的律師證。他這四年裡工作進展勉強達到了預期的一半。
他還算滿足。
古玄武研究生畢業後一邊做助教一邊繼續讀博,他鐵了心要留校,似乎還是為了他的‘喜歡’。以前的宋玉成不明白,現在的宋玉成更加不明白。他只能把這一切歸類於白月光情結。
校園很好的環境,古玄武依然年輕朝氣,開學季的時候他走在大學校園裡,經常會被家長認成是新生。這真是個令人竊喜的誤會。而和古玄武同齡的宋玉成就不會有這樣的待遇,他偶爾會去南嘉,就算是身邊沒有跟著宋汝於,依然不會被認錯,他要麼是學生家長,要麼有可能是大學老師,橫豎都攤不上學生的邊。
不過也有安慰,至少他經常被誤以為是大學老師,這說明什麼?說明他氣質溫和,風度翩翩。
古玄武唾他:我們這邊法學系的老師各個都是憂國憂民寸草不生。
他問宋玉成:你別故意忽視這一點。
宋玉成大怒,在大學校園裡追著古玄武跑。
小小的宋汝於在宋玉成的新公司和大學校園裡很吃得開,她漂亮,且嘴甜,一邊叫古叔叔,一邊叫姐姐。她脖子上掛著古玄武的門卡和飯卡在食堂和小賣部穿梭,手裡拿著免費的冰糖草莓。
她很讓宋玉成安心。
她從幼兒園開始就是最早被送來,又是最晚被接走的。為此她和老師園長關係都很好,有那麼幾次宋玉成加班延誤,到幼兒園的時候發現宋汝於在幫園長剝大蒜上的白衣。
懂事的小孩會令家長驕傲。
宋玉成也不例外。在那個月古玄武照理來發紅包的時候他驕傲對好友說起。
古玄武卻說:太過懂事的小孩,一般都沒有安全感。
古玄武作為好友,仁至義盡。他和宋玉成一起照顧宋汝於,教育宋汝於。
卻每每和他觀念相駁。
宋玉成一人帶她身心俱疲,每每哀求她懂事聽話,可以不可以讓我不要那麼操心?
古玄武卻總是對宋汝於說可以再調皮一點,再調皮一點也沒有關係。學習不好也沒有關係,開心就好。不要討厭學習,要和學習好好相處。
宋玉成自認自律能力優秀,否則他也熬不過讀書的無趣時光。他認為讀書就是一種進階,要好好讀書,要考取一流的大學,太過於快樂的童年只會換來苦逼的中年。宋玉成是個過來人,過來人告訴這個站在起點的宋汝於,為何她就是不聽?即便不理解,可是為她好難道不對?
古玄武說:你要懂得世上還有一句話,兒孫自有兒孫福。
宋玉成說:你沒有孩子你不懂,養兒千歲憂。
古玄武問他:你可有問過,她是否願意讓你如此憂心和不快樂?
古玄武說:你若是一直如此,你會覺得你的一生都是因為她而改變,為了找到平衡,你會一心為她,畢生奉獻於她,把她的成就視為你的成就。
宋玉成不解:這有何不對?
古玄武說:她不願意。她愛你,她願你平安喜樂,千歲無憂,過自己的人生,走自己的路。她自然會去適應這個或許糟糕或許美麗的社會。前提是她截然一身,輕鬆上路,她或許會遇到陪她一起走的伴侶,或者會遇到很多陪她走一段旅程的同伴。那都是她的人生。
宋玉成,你也是為人子女,難道你不會明白,有的時候兒女們會希望父母自私一點,多為自己考慮考慮。
不知道宋玉成聽進去多少。至少在之後的一天,宋汝於從小區玩耍回來弄得一身髒,他第一次沒有皺眉。他問宋汝於:“要不要去洗澡換衣服,我們去定便當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