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誒,我這就安排上。”李隊長笑得見牙不見眼,捧著手中的種子不住端詳,現在兩小袋種不了多少,但等到第一波作物成熟,種子要多少有多少。
李隊長鄭重道:“感謝相裡亭同志對生産隊的貢獻,今年隊裡的優秀青年我已經把你給報上去了。”
誒
相裡亭挑了挑眉,這是他沒想到的,畢竟最近兩年他沒在生産隊刷什麼存在感,只有今年拿了兩袋新品良種回來,沒想到隊長居然一早把他給報上去了。
往年生産隊優秀青年都是在種田小能手,又或者是比較出挑的年輕人裡邊挑,相裡亭這種情況估計還是第一次。
看出相裡亭的疑惑,李隊長解釋道:“前兩年你研究出小蘿蔔的時候就應該報你的,但是暴雨搶救玉米的年輕人那時候不報上去,以後就不行了,所以往後延遲了兩年。”
“謝了。”
“客氣什麼,這都是你應得的。你研究出三個新品種了吧說不定能拿個全國優秀青年呢,到時候咱們生産隊也光榮啊。”
相裡亭沿著熟悉的路徑回去,下工乘涼的鄉親見了都跟他打招呼:“今天回來的”
“大學生真是越來越俊了!”
大部分人都是熟臉孔,相裡亭笑著應答,沒多久到了相裡家小院。
這裡如今發生了很大變化。
首先是相裡恆夫妻兩人被接了過來安享晚年,原本的房屋不夠住了,擴建不少,其次李平給自己和女兒都改了姓,從李姓改回相裡。
相裡亭推開門時,裡邊一派和諧,相裡芙和相裡蓉坐在桌前拖長了音讀課本,旁邊林靜和相裡恆等人在一邊鼓勵:“念得真好,再來一篇。”
“嘎吱嘎吱。”
實木門緩緩開啟,兩個小朋友仰頭看見相裡亭,眼睛瞬間亮了,放下書拔腿朝相裡亭跑過來,馬尾在身後一晃一晃。
“二叔你回來啦”
“二叔想我了嗎我跟你說,我最近得了一百分,班上第一名!等會我去拿試卷給你看。”
“好啊。 ”
不用下地的日子,相裡亭素來是一身光鮮,十分顯眼,生産隊中渴望衣錦還鄉的人們都以他為目標。
他一回到家,就是整個家的焦點。
沒辦法,一走就是好幾個月見不到面,相裡亭都是等到寒暑假才能坐火車回來。
相裡亭擺完碗筷,就懶散坐在桌邊,考相裡芙和相裡蓉課文。
考慮到小朋友年紀輕,很可能有樣學樣,他只是沒骨頭一般胳膊杵著桌子,沒有翹起腳。
“背一下《家》。”
“左手拉爸爸,右手拉媽媽……”
兩個老人慈愛地看著年輕一輩,手上慢慢編著籃筐,他們哪怕不出去做活,也會找些事做,人越到年老越想要尋找自我價值。
相裡亭沒能考幾篇課文,就被紅燒肉給勾走了魂,林靜堪稱一絕的手藝又精進了不少。
相裡平則是下了趟地窖取小蘿蔔,冰涼涼的小蘿蔔洗好,水滴沿著鮮豔的外衣往下淌,看起來分外有食慾。
在家中,相裡亭又回歸了飯來張口的美好鹹魚生活,心理上因著成天在試驗田奔波的疲憊逐漸消解,泡溫泉一般舒坦治癒。
結果悠閑了沒半個月,相裡亭又要出門了。
他收到楊教授的來信:你的兩項新良種作物入圍華國發明獎了,估計特等夠嗆,一等獎有望沖一沖,最次也能有二等獎。兩天後就頒獎了,你什麼時候回首都
相裡亭總不能說自己都快把這事給忘了,只好認命趕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