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獨郭淮被留下,這是因為在四人中郭淮的軍事才能最為出色,這讓石勒看到了當年的自己。
現在郭淮與之石勒,就像當年的石勒與之劉淵,幾乎一模一樣。
幷州諸事暫時告一段落,晉國徹底覆滅,石勒成為了最大的贏家!
此戰過程中,趙軍傷亡近兩千人,現在按著朝廷的要求退往鄴都去了。
幷州軍的傷亡幾乎可以忽略不計,黑山軍則是折損了四五千人,但又用投降的青壯給補齊了。
只不過世間再無黑山軍,從此只有幷州軍,因此黑山軍的傷亡也就成了幷州軍的傷亡。
滿打滿算,現在的石勒手裡還有四萬大軍,可卻都是精銳了。
除此以外,隨著晉軍的覆滅,石勒也收穫了數千馬匹。
本來這些馬匹都是要給冉閔的,可是冉閔和乞活軍不見了,因此石勒只得作罷。
總之,現在的幷州已經徹底變天了,石勒也成為了真正的幷州之主!
………
另一邊,北齊在幾天前收到了晉軍即將突圍的訊息,因此冉閔帶著乞活軍緊急出動。
只不過乞活軍已經不再是區區三千騎兵,而是整整一萬鐵騎,冉閔在投靠北齊後其麾下鐵騎的數量翻了三倍有餘!
值得一提的是,在之前的北伐之後,高歡變得不再看重騎兵了。
畢竟高歡的兩路步兵先後在東邊和西邊打了大勝仗,趙雲的騎兵卻是在北邊全軍覆沒,這讓高歡還咋看重騎兵呢?
高歡認為,日後的北齊有他二十萬精銳步兵足矣,區區騎兵再也不是他的主力!
於是乎,在冉閔帶著乞活軍投奔來以後,高歡一揮手就給他擴充了三倍有餘!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讓冉閔十分高興,雖然高歡不看重騎兵,但他冉閔看重啊!
要說騎兵也只有在他這種頂級猛將手裡,方能發揮出最大的威力,要不然當年的袁軍、曹軍也不會在他手裡先後吃癟了。
當然了,高歡以為趙雲死了,不然也不會這般輕視騎兵。
總之,冉閔在投奔北齊之後,立馬就收到了一份厚禮。
現在,冉閔奉命南下,只為奪取晉陽!
一邊是石勒不知道冉閔去了哪裡,一邊是冉閔不知道晉陽已經被石勒拿下,可是冉閔卻是知道高歡已經把幷州許給他了。
既然許給他了,現在晉軍又要突圍,那就是他攻取晉陽的大好機會!
在冉閔看來,晉陽是晉軍的,那麼之後誰先搶到就是誰的。
至於他與石勒之間的恩情,抱歉,冉閔早就忘得一乾二淨了!要知道這可是十六年的交情啊!
想當年,十六歲的冉閔第一次投軍,緊接著就爆發了河套之戰。
可以說,石勒生涯中打過的每一場仗,冉閔幾乎都參與了。
石勒的輝煌有一半屬於冉閔,相比之下,或許冉閔應該比石勒更加輝煌!
因此,二人的關係並非上下級,更貼切地說應該是戰友!
可在圍困晉陽期間,冉閔搞的就像石勒的下屬一樣,這讓冉閔怎麼忍?
你要說是下屬,那你給糧、給兵、給錢啊,結果是要啥啥不夠,要啥啥沒有!
因此,冉閔才選擇了投靠高歡,才選擇了現在南下!
是的,冉閔來了,乞活軍又來了!
喜歡血之孫吳請大家收藏:()血之孫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