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閔和乞活軍天天吃苦,天天吃土,而石勒又在幹嘛?
後邊是張賓治理的西河,為石勒大軍保證著足兵足糧,這讓冉閔眼紅。
前邊是張燕帶著黑山軍,舉數十座城池投靠石勒,這更讓冉閔眼紅。
這尼瑪,憑什麼石勒吃肉,冉閔卻連口湯也喝不到?
最氣人的是,外人居然都說冉閔是石勒的手下,明明雙方是聯軍啊!
這真是叔叔可以忍,嬸嬸不能忍,冉閔絕不能忍!
於是乎,高歡屢次三番地派人來以後,冉閔越發地心動了。
第一次來時,冉閔還不瞭解高歡的實力,畢竟高歡勢力也算是冉閔看著發育起來的。
第二次來時,冉閔已經清楚了高歡勢力的實力,只是苦於面子問題才沒有答應。
第三次來時,高歡派人給冉閔畫下了大餅,冉閔已經心動了。
第四次來時,冉閔希望高歡能夠兌現諾言,心裡想的是怕高歡騙他。
現在高歡第五次派人來了,冉閔已經徹底被高歡的誠意所打動,因此冉閔的頭腦也發熱了。
值得一提的是,高歡每次派人來都為冉閔和乞活軍帶來禮物,這讓苦逼的乞活軍的小日子得到了極大地改善。
於情於理,冉閔都覺得高歡比石勒靠譜,至少石勒可不會給冉閔、乞活軍提供酒肉。
再者,石勒、冉閔之間只是聯合,石勒搞不好還真把冉閔當成手下了。
反觀高歡,不管他是否真的只是畫大餅,可至少人家確實是誠意滿滿。
以冉閔想來,高歡為什麼不去拉攏石勒,反而來拉攏他呢?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論實力,現在的石勒手握二郡之地,軍隊近十萬之眾;他冉閔卻只有三千乞活軍。
可高歡卻偏偏來拉攏他,這說明什麼?說明高歡看得起他冉閔唄!
這讓冉閔每每想到這一點的時候,心裡都是美滋滋地,就像吃了蜜一樣。
話說冉閔這樣的人,平生自詡天下無敵,因此很看不起人。
可是相反地,冉閔也希望別人能夠尊重他,說簡單點就是希望有人能“哄”他。
石勒做不到這一點,可是高歡做到了,這就讓冉閔心裡的那杆天平逐漸倒向了高歡。
原本冉閔是想自立的,可冉閔哪有地盤?這讓他如何自立?
既然無法自立,那就只能暫時依附於其他勢力,就比如冉閔之前選擇了暫時依附於石勒。
只可惜,跟著石勒混,冉閔什麼也撈不到。
不僅地盤沒有,兵員沒有,糧草也只是管夠。
這讓冉閔在石勒手底下根本發展不起來,要說石勒也發展不起來也就算了,可石勒的實力、勢力卻是在日漸壯大!
這就讓冉閔不高興了,既然如此,那還不如答應了高歡呢!
於是乎,冉閔下定決心要改換門庭地依附於高歡,為今之計就只差說服手下人了。
結果倒好,其手下將士們也早就對石勒不滿了,對總是送來好吃好喝的高歡倒是充滿了好感。
因此,乞活軍上下和冉閔幾乎是一拍即合,李農、孔萇、麻秋等人一致透過了冉閔的決定。
於是乎,在石勒方面壓根不知情的情況下,冉閔帶著乞活軍偷偷北上到雁門關去了!
喜歡血之孫吳請大家收藏:()血之孫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