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唔—!燕國有此利器,可卻是被北齊打得損失慘重,甚至丟了遼西!看來,燕國乃是在故意示弱,其背後必有不可告人的目的!”周瑜不禁猜測道。
“昔日鮮卑分為三部,西部鮮卑與羌氐聯盟,組建大秦。這些年,先是秦漢大戰,再到秦魏大戰。如今,羌氐的勢力已然是被削弱到了極點,苻氏和西部鮮卑第二大勢力的乞伏家族也覆滅在了長安。故而宇文泰稱帝,建立北周,繼續蠶食漢地。
與此同時,原先中部鮮卑的拓跋家族被袁紹、高歡削弱,第二大勢力的侯莫陳家趁機做大。秦漢大戰之後,侯莫陳家聯合麴義入寇幷州,建立大晉!
不管怎麼樣,西部鮮卑、中部鮮卑都已經在中原腹地站住了腳跟,唯獨東部鮮卑一直龜縮在東北一域,可謂是神秘的很!
這些年,我等只知道其在河北大戰期間滅了遼東公孫度,進而擊敗袁熙,奪取遼西,之後便再無動靜!”韋睿介紹道。
“直到此次北齊發動北伐,燕國才浮出水面,不成想卻是慘敗?”魯肅吐槽道。
“根據情報所說,燕國這些年之所以無甚動作,乃是因為六年前第二代首領—慕容皝去世,其長子慕容儁繼位。故而燕國在這些年內部不穩,加之這些年在東北擴張太快,與公孫度、袁熙大戰之後元氣大傷,因此這些年一直在休養生息!”周瑜說道。
“段部、烏桓本是其兩大外藩,為什麼只是外藩?恐怕是當時燕國實力不足,故而採取的權宜之計。如今,烏桓損失慘重,段部丟了地盤又元氣大傷,反觀燕國自身的損失卻是可以忽略不計。
北齊的北伐看似是佔據上風,收復遼西,逼迫燕國遷都、談和。實際上,燕國卻是借北齊之手重創了兩大外藩,這反而對燕國有利!
只不過燕國看似強大,卻依舊不將其手伸向中原,實在是有些匪夷所思啊!”我連忙嘗試著分析道。
“與大晉不同,其實這燕國和昔日的大秦很像,看似是一個整體,實則也是聯盟式的政權。比如,昔日大秦內部有西部鮮卑、羌氐聯盟、胡人勢力,如今又有了匈奴、奚的加盟。而燕國則是東部鮮卑、烏桓、扶余、高句麗、三韓等等東北勢力的聚集體。
如今,宇文泰建立的北周已然是取代了前秦,其過程卻是透過與大漢聯軍,尤其是與曹魏大戰才削弱了其餘勢力,從而完成了內部整合。不論秦周,近幾年來都未嘗敗過,因此在削弱其餘勢力的同時還削弱了漢家諸侯的力量。
反觀燕國則不然,其擴張過程乃是不停地征服東北各族、各國,之後與公孫度、袁熙、高歡開戰卻是有勝有敗。如今,燕國雖然沒有入侵中原,但卻是已經徹底地完成了內部整合。
此乃示弱!
如今,燕國在我方的眼裡一切都是透明的,可對北方其他勢力而言卻是不然!”韋睿分析道。
“對於劉裕、高歡來說,北周乃是明面上的對手,燕國卻是暗地裡的?”魯肅猜測道。
“我明白了,燕國此舉其實是坑了高歡一把,接下來北方三雄必定會圍繞著幷州展開角逐。但無論如何,三雄相爭,燕國都能坐收漁人之利!”周瑜總結道。
“有道理!”我不禁為周瑜點了個讚道。
喜歡血之孫吳請大家收藏:()血之孫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