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根據情報顯示,這個林邑國自從統一中南半島以後,這些年都未對外擴張。該國擁兵二十萬,若非存在內部問題,恐怕早就圖謀寧州和交州了!”周瑜捏著情報說道。
“主公,來自暗衛的情報極為珍貴,就是是否屬實的問題!若是真的,那麼這個林邑國可為我方在南方之大敵,絕對是後患無窮啊!”魯肅說道。
“哼,魯軍師,自從賈某接手錦衣衛之後,在情報上何曾有過紕漏?”賈詡不禁吐槽道。
自從宛城回來後,賈詡因為功勳,所以正式接掌了錦衣衛。
何況星月已經有了身孕,一號又不善於管理,因此賈詡就成了錦衣衛指揮使的頭號人選。
雖然不是軍師,但作為情報頭子,因此賈詡也是有資格參與軍事會議的。
與會人員除了周瑜、魯肅、韋睿三大軍師,以及賈詡這個情報頭子以外,還有謝安、陸遜、全琮三位副軍師。
“賈公勿要生氣,肅並不是這個意思,而是實在難以相信南邊竟有如此強國的存在!”魯肅不禁解釋道。
“對於林邑國的起源,想必諸位大人的心裡都清楚,倒是這些年林邑國的發展如此迅猛,這著實出乎了安的意料啊!”謝安也不禁吐槽道。
“哈哈,管他的!北方有五胡——鮮卑、匈奴、羌、氐、胡,南方有個林邑國也正常!所謂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何況林邑國的內部還有著種種問題存在,這使得主動權就在咱們手中!”我連忙表示道。
“諸葛孔明的南中軍團滿編五萬人,若是配合南越軍團夾擊交州,那麼必定穩操勝券。可是現在出現了一個林邑國,雖然其內部存在問題,但也依舊是一個隱患。
等到南中軍團出兵交州,咱們就不得不將林邑國給一起考慮進去,是戰是合一切都需要仔細斟酌!”周瑜說道。
“不錯,從地圖上來看,南中軍團若要出兵交州,那麼勢必就需要從林邑國借道。可是這談何容易,雖然林邑國存在內部矛盾,但難保他們不會一致對我方!
主公,依在下之見,我方應當向林邑國開展外交。一方面拉攏,多個朋友好過多一個對手;一方面優先對付交州!一旦拿下交州,到時候兩個軍團合兵一處,處處林邑國何足掛齒!”韋睿分析道。
“好計!只是怕就怕這林邑國不服王化,野蠻粗鄙,萬一他們不按常理出牌,不與我方交好如何?”謝安說道。
“我方要平定交州,日後南邊就剩下林邑一國,想必他們也不會不懂唇亡齒寒的道理!”魯肅有些擔憂地說道。
“若要以最小的代價平定交州,那麼就必須完成原定計劃,那麼就必須要拉攏林邑國!否則,到時候就是同時和交州跟林邑國開戰,戰火一開,戰爭不知要進行到何時!
南方不平,如何圖北,又如何實現克復中原、一統天下的偉業呢!”周瑜不禁說道。
“好了,一個林邑國而已,還遠遠達不到影響北伐大計上面!就交給孔明吧!我相信他會處理好南邊的事情,咱們對此就不要過多地關注了!”我不禁說道。
“主公,如今寧州已平,諸葛孔明重用當地人才,為太守、都督。眼下我方各州皆有都督,唯獨益州沒有,不知是否要?”魯肅提議道。
“子敬,你是擔心南方有變,益州可為後盾?”我不禁問道。
“不錯!”魯肅回答道。
“益州不比其他州,此地戰亂不休,百姓疲憊,因此需要休養生息。我是準備將之作為南征北戰之後勤基地發展的,因此並沒有委派都督。
不過子敬你擔心的也對,回頭就讓張子布起草一份文書,擢升王景略為益州總督,諸葛孔明為寧州都督,分別總管益州、荊州軍政之權吧!”我當眾宣佈道。
喜歡血之孫吳請大家收藏:()血之孫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