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我方在整個武都郡只剩下了河池一城,其他各地已經全部淪陷或者反叛。
畢竟武都境內本就氐人比漢人多,現在氐人都重新歸附了周軍,我軍也就沒有奪回武都的必要了。
再者,有李嚴在之後可以鎮守陽平關,又有殘軍守在河池,我方的益州本土也是穩如泰山。
雖然周軍奪取了武都,但畢竟戰敗,我料定周軍不會再大舉進攻了。
如今,隨著西北的戰事告一段落,我軍卻也面臨著防線收縮的境地。
原本我軍只需要守住武都、散關、漢中即可,可隨著現在武都淪陷,我軍也只能在漢中依託地形進行佈防了。
好在李嚴麾下尚有一萬大軍,漢中方面的姜維也有一萬大軍,河池方面又有三千餘殘軍。
我軍雖然沒有了奪回武都的實力,但守住已有地盤還是可以做到的,只是必定要收縮防線罷了。
對此,我召集三大軍師,然後進行了一番商議。
周瑜認為——武都雖然丟了,但能保住漢中也好,畢竟漢中要比武都容易防守的多。
魯肅認為——既然要放棄武都,那乾脆命西涼殘軍撤退,全軍於漢中佈防。
韋睿對漢中、武都比較熟悉,他認可了周瑜、魯肅二人的意見,並建議乾脆把散關一起放棄了。
然後在漢中以西築一關,命名為陽平關,原先的陽平關改名為陽安關。
如此一來,漢中、益州可為絕地,定可擋住周軍南下!
對此,我感到深以為然,畢竟歷史上的蜀漢就是這麼幹的。
於是乎,我命魯肅定下詳細計劃,然後透過暗衛的飛鴿傳書進行傳令。
又是一天之後,西涼兵團收到了命令,然後將命令迅速地傳達到了各方。
於是,殘軍放棄河池,然後撤退。
同時,散關也被放棄了,各路駐軍陸續退往漢中境內。
這意味著我軍在戰略上開始收縮防線,隨之武都散關漢中的防禦體系宣告瓦解,西涼軍於側翼牽制周軍的戰略體系宣告瓦解。
由於兵力不足,西陵方面又有了新的計劃,西涼兵團也被降格為了漢中軍團。
由姜維擔任軍團長,魏延擔任副軍團長,丁奉、王雙、李嚴擔任部將。
馬超、吳才、龐德、馬岱率領騎兵,帶上馬匹全部返回西陵參與第二屆比武大會,並在之後接受新的任命!
對此,眾人全都沒有異議,相反馬超等人還十分高興。
自從五年前加入江東軍之後,馬超等人還沒有踏上過南方的土地,因此這讓眾人感到十分期待。
尤其是對這個比武大會,眾人更是充滿期待,因此在收到訊息之後立馬返回。
另一邊,姜維臨危受命,因此他對待工作更加地認真。
作為漢中主將,日後他將鎮守這個益州的北大門,荊州的西大門。
因此,姜維立即下達了作為軍團長的第一個命令,那就是全力修建新的陽平關!
同時,姜維還認真地考察地形,以此來完善漢中的防禦體系。
喜歡血之孫吳請大家收藏:()血之孫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