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裕絕對想不到,他此次北伐即將啟用整支青州軍,原本懈怠下來的陳顯達、崔慧景等人終於再次披掛上了戰場。
話說在兩年前,彼時的袁譚出動大軍與高歡爭奪冀州,結果三路全敗。
而當時的蕭道成還是豫州的大將,只不過一直屯兵在魯郡,對著青州虎視眈眈。
眼見袁譚的軍隊在冀州敗北,殘軍甚至可能都回不來了,於是蕭道成立馬率軍北上!
偏偏在當時留守青州的正是崔家人、王家人和辛家兄弟,而蕭道成的大將崔慧景也是崔家人,這不就機會來了嗎?
於是乎,在裡應外合之下,蕭道成幾乎不費吹灰之力就一舉拿下了青州。
之後,蕭道成為了報答崔家人的恩情,於是將清河、平原、濟南三郡都嘩啦給了崔家人治理並鎮守。
後來,天下有八國鼎立,蕭道成受封南齊侯正是其中之一。
曹操又派遣荀攸出使臨淄,雙方結盟,並約定彼此之間永不動兵戈。
蕭道成自然也不願意招惹曹操,並在荀攸的勸說下,將魯、琅琊二郡割讓給了曹魏。
此後,蕭道成實控青州六郡,外加一個清河郡。
區區七郡之地,人口兩百餘萬,軍隊只有五萬。
東邊是大海,西邊和南邊都是曹操的地盤,唯有對北邊的高歡可以用兵。
原本曹操拉攏蕭道成,也是存了讓他和高歡相爭的目的,結果高歡也不傻。
彼時,冀州有魏、趙、鉅鹿三郡在曹魏手裡,清河在蕭道成手裡。
而冀州的其他幾個郡都在高歡手裡,因此,高歡的北齊其實與曹魏、南齊都是接壤的。
如果高歡對南齊用兵,那麼勢必也要將魏軍考慮進去,因此攻打南齊得不償失。
也正是在這種局面下,高歡後來就在田豐、沮授兩大謀臣的勸說下,於去年發兵二十萬分兩路大舉北伐!
而蕭道成這邊,雖然他有向外擴張的野心,但他手裡下的謀臣也多。
謀臣們都認為,如果北伐高歡,那麼勢必要步袁譚的後塵。
畢竟袁譚在青州多年,和高歡又是表兄弟,比之蕭道成更有根基、更得人心。
結果,袁譚尚且不是高歡的對手,蕭道成又怎麼可能是呢?
再者,就算打敗了高歡,進而奪取了冀州和幽州,可又能怎麼樣呢?
就現在來看,蕭道成旁邊的曹操是絕不會來打他的,結果高歡也很識趣地不來打。
可一旦佔據了高歡的地盤,那麼蕭道成就得面對西邊的大晉和北邊的大燕了,這兩家可不會像高歡那樣放著蕭道成不打!
因此,和高歡打是絕對打不過的,就算能打得過也絕對是得不償失地。
就是在這種大背景下,青州軍兩年不戰,甚至連蕭道成也跑去東萊郡鼓搗他的海軍去了。
可事實上,青州軍中尤其是陳顯達、崔慧景麾下的兩萬老軍,他們的戰鬥力和戰鬥慾望其實都是很高的。
青州軍只是沒仗可打,並不是他們不會打仗,或者不想打仗。
就在王敬則率軍逃回來,並向城內眾人陳述厲害之後,求援的信使當即就上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