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血之孫吳 > 第1337章 兩條戰線

第1337章 兩條戰線 (第1/2頁)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重生公孫瓚 大唐:拜託,我真沒想造反啊 網遊末世系統 乾坤玉珏 鬼眼道士 大明:模擬國運,老朱扛著我上位 帶著紅樓到紅樓 演明 我在漢末舉明旗 織田家的臨濟僧 三國之終極進化 挾天子以令不臣我就是不臣 血之孫吳 我不想成為帝王 明初第一豪強 戰地僱傭兵 快穿之打臉女配 穿越南唐之帝王霸業 穿越之逍遙詩仙 三國:孫策

十一月,西陵方面收到了三萬周軍入侵,兵分三路進攻武都的訊息。

彼時,益州方面我軍也已經兵分三路南下,企圖平定寧州。

面對周軍的入侵,益州腹地並沒有太多的力量可以支援武都,因此只能靠武都、漢中的西涼兵團自己解決。

然而武都的位置實在太重要了,進可以作為攻打西涼的跳板,退可以作為益州的門戶。

因此,周軍一方面想要消滅西涼兵團,一方面也想佔據武都作為日後進攻益州的跳板。

所謂得隴望蜀,武都對於雙方的重要性都是一樣的,這也造成了這場大戰在所難免。

然而我軍卻實在沒有能力對西涼兵團給予太多支援,既無法提供援軍,也沒有辦法提供太多的糧草物資支援。

要想支援武都就只有兩條路,一是益州腹地透過北邊的棧道進行運輸,二是透過漢水經漢中進行運輸。

然而此時我方的精力都放在了安置流民上,也實在沒有這個餘力為西涼兵團提供太多的支援,因此根本無能為力。

反觀益州百廢待興,王猛也沒辦法提供太多的援助,而且北邊的棧道也難以運輸糧草物資。

所謂蜀道難,難於上青天,這也是歷史上蜀漢北伐難的原因。

別看益州腹地距離漢中、武都並不遠,可實際上這近千里路十分難走,運輸糧草物資難於登天。

這也是為什麼,歷史上蜀漢在諸葛亮執政期間,蜀軍都在漢中、武都進行屯田的原因。

主要是大軍往來不便,與其在北伐結束後退回後方,還不如直接駐紮在北線。

為了養活北伐軍,諸葛亮命大軍進行屯田,自給自足。

可到了北伐期間,大軍脫產,因此後勤就只能依賴後方的運輸。

這使得蜀漢的北伐難上加難,只因為道路不便,所以蜀地政權往往很難向外擴張。

從地理環境來看,益州和荊州之間反而是聯絡得更加緊密,而與北部聯絡困難。

就比如漢中,它與關中之間只隔著散關和秦嶺,中間還有幾條小道可以通行。

反觀漢中與益州腹地之間,中間只有大山,大山之間又只有透過棧道可以通行。

也就是說,其實將漢中歸於益州管轄並不合理,反而是將漢中歸於雍州管轄更為合理。

同時,我方卻又不得不死守住武都、漢中二郡,只因為此二郡實乃西線北伐的跳板,以及益州的門戶!

正因為如此,支援武都再難,我方也必須想辦法解決!

為此,王猛還是命令李嚴率軍出動,並攜帶糧草物資進行北上增援。

西陵這邊,我方動用了目前能夠動用的所有力量,企圖透過上庸漢中這條線支援武都。

而此時,西涼兵團滿打滿算還有五千騎兵,以及兩萬步兵。

除去必須要留下鎮守散關、漢中的兵力外,武都方面能夠投入大戰的軍隊只有五千鐵騎和一萬步兵,反觀三路周軍卻有三萬。

好在西涼兵團對武都的地形更熟,又是防守的一方,因此勝算依舊不小。

對此,我在使出渾身解數下令支援後,接下來也只能等待結果了。

畢竟我方除了西線外,如今東線的局勢也十分重要,北狩軍團出征在外也還沒有著落呢!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