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郎城下,和北魏大軍展開大戰。
從人數上說,陳慶之處於絕對的劣勢,而且北魏此次的統帥是曾經以七千軍破葛榮幾十萬起義軍的爾朱榮。
按理來說,此次陳慶之完全沒有勝算。
然而陳慶之再一次創造了軍事奇蹟,在中郎城阻截了爾朱榮三天,這三天裡戰鬥異常激烈。
緊接著十天內,陳慶之七千白袍軍與爾朱榮大戰十一場,爾朱榮部傷亡慘重,卻不得渡黃河半步。
爾朱榮一度心灰意冷,“不得即渡,議欲還北,更圖後舉”。
面對強敵,爾朱榮為了穩定軍心,用上了從古人屢試不爽的伎倆。
他指使一個號稱善觀天象叫劉助的人站出來說,根據天象的顯示,不出十日,河南就可以平定。
不得不承認這個伎倆還是相當有效的,爾朱榮的大軍暫時穩定了軍心,沒有造成潰敗。
由此可見,陳慶之對爾朱榮大軍的打擊是非常嚴重的。
爾朱榮不敢再和陳慶之正面攻戰,於是偷偷渡過黃河,繞過陳慶之駐守的中郎城,直接攻擊洛陽。
北魏大軍渡河成功後,元顥的南部防線全線崩潰。
元顥本人率帳下數百騎南逃,奔至臨穎時被北魏軍追及殺害,隨即洛陽失陷。
至此,陳慶之北伐北魏之戰旋即宣告結束。
元顥死後,陳慶之與七千白袍軍成了孤軍,於是決定集結南歸回梁。
可是爾朱榮又怎會放過這樣的敵人,於是率軍追擊,可他卻又不敢追得過近。
白袍軍一路從容而退,爾朱榮的部隊不即不離地跟著,就像是護衛著陳慶之南歸一樣。
也許是白袍軍這支部隊太優秀了,優秀得連上蒼都開始忌妒了。
這支北魏五十萬大軍都無法殲滅的百勝軍隊,在南歸途中在蒿高一帶渡河時遇到了山洪暴發,結果受到了重創。
陳慶之麾下的白袍軍敗於人類不可預知的天災,或許也是這支部伍最好的結局。
然而神奇的是,在南梁白袍軍團遭遇了天災後,他的締造者卻依然神奇般地活了下來。
陳慶之喬扮成一個和尚,在豫州人程道雍等人的護送下回到了南梁,蕭衍對陳慶之大加封賞。
升陳慶之為右衛將軍,爵封永興侯,封邑一千五百戶。
之後,陳慶之繼續著他傳奇的戎馬生涯,為南梁扞守疆土。
最終,陳慶之於公元539年去世,終年五十六歲。
“本非將種,又非豪家,觖望風雲,以至於此。可深思奇略,善克令終。開朱門而待賓,揚聲名於竹帛,豈非大丈夫哉!”——梁武帝蕭衍對陳慶之的評價,可謂中肯。
喜歡血之孫吳請大家收藏:()血之孫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