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李嚴不信的是劉裕所謂的北狩計劃一事,李嚴可不信孫策真會送劉裕北上做皇帝,這聽起來也太不靠譜了。
”如果是真的,那麼大王就成天子了,這是好事!可是北上隨行人員中,為何就沒有嚴呢?
如果是假的,那麼橫豎蜀漢都完了,嚴又該何去何從呢?”李嚴不禁想到。
可是不管李嚴怎麼想,蜀漢也確實已經完蛋了,哪怕他現在什麼都不做也沒用。
橫豎都是無解的命題,那就只有三個選擇了,分別是:
一、出城與吳軍決戰一場,然後戰死;
二、直接投降,留得性命苟活於世;
三、死守下去,不管咋樣先守著!
李嚴對劉裕是絕對忠誠的,劉裕也確實重用了他,可是名單上沒有他的名字始終讓他耿耿於懷。
“嚴是南陽人,尚且願意跟著大王入蜀,又何嘗不願意跟著大王北上呢?可是大王何故漏下嚴?”李嚴都有些迷茫了。
最終,李嚴採取了第三條路,他準備看看局勢再說。
另一邊,王猛在來到成都之後,他立馬就撲到了益州刺史的工作上。
畢竟他已經“投降”了,加上本就是益州刺史,因此城內眾人都沒有多想。
王猛先是加大力度徹查奸細,憑藉他的雙重身份,結果僅三天時間就將奸細全部抓獲!
然而王猛還需要人送信,這些暗衛正是最合適的人選,因此其他人也就默許了王猛將他們放走。
畢竟現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讓劉裕回來,只要劉裕回來了,蜀漢的眾人都相信一切問題都能夠迎刃而解!
結果倒好,王猛確實派了一人前往送信,可是其他暗衛都被派到了各處。
一人去了廣漢,如今李雄正在暗衛的幫助下整合力量,企圖反了蜀漢。
一人去了五溪大營,隨後五溪軍撤退到了梓潼,成都危機遂得以解除。
一人去了南中,目的不明,行蹤不明。
一人去了漢中,目的不明,行蹤不明。
當然了,更多的暗衛還是去了閬中、江州,同樣目的不明。
不過隨著五溪軍撤退,城內軍民終於還是活泛了,巧合的是正好趕上春耕。
這一下子,王猛終於能夠發揮自己的才幹,從而更好地完成他益州刺史的工作了。
看到王猛工作這麼賣力,又好像真心歸降,護衛隊們也終於給了王鎮惡自由。
王猛安排王鎮惡進了吳懿的軍中,幫助吳家兄弟一起掌軍,可二人卻對此好像頗為反感。
結果不久之後,聽說江州前線的傅弘之突然就率軍撤退了,意圖不明。
此時,甘寧、嚴顏已經率軍回到了江州,我軍因此而士氣大振。
畢竟主心骨回來了,同時還帶來了兩萬援軍,巴郡軍團也得以擴充到了四萬人。
而巴郡各處,在諸葛亮、韓玄等人的治理下,百姓們也終於重新開始春耕了。
喜歡血之孫吳請大家收藏:()血之孫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