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武帝劉裕363年—422年),字德輿,小名寄奴,祖籍彭城郡彭城縣綏輿里人,生於晉陵郡丹徒縣京口裡。
東晉至南北朝時期傑出的政治家、改革家、軍事家,南朝劉宋開國君主420年7月10日-422年6月26日在位)。
劉裕自幼家貧,後投身北府軍為將。
1.自晉安帝隆安三年399年)起,他對內平定孫恩起義,消滅桓楚、西蜀及盧循、劉毅、司馬休之等割據、反抗勢力,使南方出現百年未有的統一局面;
對外消滅南燕、後秦等國,降服仇池,又以卻月陣大破北魏鐵騎,收復淮北、山東、河南、關中等地,光復洛陽、長安兩都。
憑藉著巨大的軍功,得以總攬東晉軍政大權,官拜相國、揚州牧,封宋王。
2.永初元年420年),劉裕代晉自立,定都建康,國號宋。
執政期間,吸取前朝士族豪強挾主專橫的教訓,加強集權,抑制兼併,實施土斷,整頓吏治,重用寒士,振興教育,並多次遣使訪民間疾苦,輕徭薄賦,廢除苛法,改善社會狀況,奠定了南朝“寒人掌機要”的政治格局。
3.永初三年422年),劉裕計劃征伐北魏,尚未出師,便因病逝世,終年六十歲。
廟號高祖,諡號武皇帝,葬於初寧陵。
劉裕對江南經濟的發展,漢文化的保護與發揚有重大貢獻,並開創了江左六朝疆域最遼闊的時期,為“元嘉之治”打下堅實的基礎。
明人李贄譽之為“定亂代興之君”。
他治軍有方,用兵多奇謀,其軍事思想豐富了古代的軍事思想體系,著有《兵法要略》一卷,今已佚。
………
一、王猛前秦)
王猛325年~375年),字景略,北海郡劇縣人。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前秦時期大臣、政治家、軍事家。
官至丞相,封爵清河郡侯。
王猛出身貧寒,瑰姿俊偉。
早年寄居魏郡,好讀兵書,善於謀略和用兵,文武雙全,與河東人薛強結為知己好友。
後與東海王苻堅一見如故,後出任中書侍郎,累遷咸陽內史、輔國將軍、居中宿衛、僕射、京兆尹、太子詹事、吏部尚書、司隸校尉、散騎常侍、中書監、尚書令、開府儀同三司、車騎大將軍、都督中外諸軍事、使持節、冀州牧、丞相,冊封清河郡侯,成為苻堅的股肱大臣。
王猛鞠躬盡瘁,綜合儒法,選拔廉明,勵精圖治。
關愛黎元,恩澤貧困,深受北方百姓的愛戴。
政治上,抵制權貴,整肅吏治,強化中央集權。
軍事上,軍紀嚴明,麾下軍隊對百姓秋毫無犯。
平定五公之亂,俘虜隴西軍閥李儼;
統兵攻佔前燕都城。
經濟上,勸課農桑,開放山澤,興修水利,實現田疇開闢,倉庫充實。
執政期間,北方呈現小康景象。
建元十一年375年),病逝,享年五十一歲,追贈大將軍、冀州牧,諡號為武,葬禮如西漢名臣霍光故事。
………
在這二十位當世統帥、名將中,王猛、諸葛亮、周瑜、陸遜、陳慶之、鄧艾、陸抗)、陶侃等八位都在我的麾下;
劉裕、韋睿兩位已淪為階下之囚;
韋孝寬、曹操、司馬懿、謝玄、石勒等五位,全都隸屬於大漢諸侯,與我方亦敵亦友;
拓跋燾、慕容恪、慕容垂、於謹、呂光等五位,全都隸屬於大秦、大晉、大燕等由異族建立的國家,堪稱未來我方最強大的對手!
喜歡血之孫吳請大家收藏:()血之孫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