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至如今,北方依舊戰火紛飛,南方卻是即將迎來統一。
身在西陵的日子裡,我時刻派人關注著北方的亂局,同時也關注著益州的局勢。
隨著劉裕、陳霸先相繼被擒獲,偽楚、蜀漢也基本覆滅,如今天下的勢力就只剩下我方、曹魏、南齊、北齊、大秦、趙國、大晉、大燕這幾家了。
然而每當我回想起劉裕,我的心中都是一陣心有餘悸,只因為這個世界的諸侯太強了!
一個劉裕尚且如此,北方還有曹操、宇文泰、石勒、司馬懿、高歡、慕容恪,慕容垂,還有不知道在哪個疙瘩蹦躂的拓跋鮮卑,我的心裡就不由得一陣心驚肉跳!
想到這裡,本著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的原則,我開始對我未來的對手們作了一番統計。
最後經過一番研究,我總結出了這個世界的二十位最強統帥,他們中有的已經在我的麾下,有的卻終究會在戰場相遇!
他們分別是:
二十、石勒漢趙、後趙)
石勒274年-333年),字世龍,幷州上黨郡武鄉縣人,羯族。
十六國時期軍事家,後趙開國皇帝319年-333年在位)。
石勒的父祖都是部落小帥,他自幼行販於洛陽,為人力耕,曾被西晉官吏掠賣到山東為耕奴。
1.永安年間,與汲桑等聚眾起兵。
後投劉淵為大將,轉戰河北,屢敗晉軍,馳騁江漢,連戰皆捷。
在寧平城追殲晉軍十餘萬,消滅諸王公大臣,實力大增。
2.又建“君子營”,與漢族士人合作,尊奉張賓為謀主,並依其“先定河北,後爭雄天下”的意見,移軍北上,佔領襄國,消滅王彌、王浚、劉琨、邵續、段匹磾等勢力,控制並、幽、冀三州,息境安民,積蓄力量,阻止東晉祖逖北伐。
光初二年319年),自稱大趙天王,定都襄國,史稱後趙。
繼而向河南發展,佔據司、豫、徐、兗等州,與東晉以淮水為界。
3.太和元年底329年初),與前趙軍決戰於洛陽,俘獲前趙皇帝劉曜,滅亡前趙。
隨後,秦隴氐羌各族紛紛歸附,使後趙基本統一北方。
太和三年330年),石勒稱帝。
建平四年333年),石勒逝世,享年六十歲。
雖然石勒出身低微,早年飽經憂患,但富於軍事才能,政治上也頗有識度。
雖然不識字,但常聽人讀史,熟諳古今得失,善納眾議。
他重視根據地建設,課農造舟,廣儲軍備,擴充兵員;
制定律令,建立比較完善的行政機構;
頒佈戶稅制度,注意勸課農桑;
注重發展教育,加強選官制度的建設,使後趙社會秩序相對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