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血之孫吳 > 第1205章 潼關之戰(上)

第1205章 潼關之戰(上) (第1/2頁)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重生公孫瓚 大唐:拜託,我真沒想造反啊 網遊末世系統 乾坤玉珏 鬼眼道士 大明:模擬國運,老朱扛著我上位 帶著紅樓到紅樓 演明 我在漢末舉明旗 織田家的臨濟僧 三國之終極進化 挾天子以令不臣我就是不臣 血之孫吳 我不想成為帝王 明初第一豪強 戰地僱傭兵 快穿之打臉女配 穿越南唐之帝王霸業 穿越之逍遙詩仙 三國:孫策

東西魏潼關之戰是南北朝時期,535年東魏天平二年,西魏大統元年)至537年東魏天平四年,西魏大統三年),東、西魏軍在潼關地區進行的戰爭。

韓陵之戰後,北魏孝武帝元修因不滿居於晉陽的大丞相高歡擅命專制,謀欲發兵討之。

高歡識破其謀,於北魏永熙三年534)六月先機督兵南下。

七月,孝武帝勒兵迎戰,兵敗後西奔長安,投靠關西大行臺宇文泰。

九月,高歡親領兵攻拔潼關,委行臺尚書長史薛瑜鎮守,自還洛陽。

十月,高歡立元善見為帝是為孝靜帝),改元天平,史稱東魏。

宇文泰率軍攻潼關,斬薛瑜,俘其7000人還長安,被孝武帝任命為大丞相。

同月,高歡逼孝靜帝遷都鄴城。

閏十二月,宇文泰毒殺孝武帝,立南陽王元寶炬為帝。

翌年正月,改元大統,史稱西魏。

從此,東、西魏相互兼併,連年征戰。

東魏天平二年正月,東魏大行臺尚書司馬子如率大都督竇泰、秦州刺史韓軌等攻潼關。

西魏宇文泰屯軍灞上,司馬子如等回軍,自蒲津夜渡黃河,攻華州,被刺史王羆擊退。

三年十二月,高歡為避免兩面作戰,遣使向南朝梁請和。

同時,乘關中饑荒,督軍三路討西魏。

以司徒高敖曹領兵攻上洛;

大都督竇泰攻潼關;

高歡親領兵自晉陽趨蒲坂。

四年正月,高歡軍屯蒲坂,於黃河架三座浮橋,欲渡河。

駐守廣陽的宇文泰得知後,認為——東魏軍分路出擊,以架橋示渡,實為牽制我軍,欲使竇泰軍得以西入。竇泰為高歡之驍將,屢勝而驕,宜先擊之。竇泰軍敗,則高歡不戰自退。

而諸將認為——高歡在近,舍而襲遠不妥,不如分兵抵禦。

宇文泰率騎6000自廣陽回長安,徵詢直事郎中宇文深意見。

宇文深認為——若先攻高歡,竇泰赴救,我將腹背受敵。若以輕銳潛出小關潼關),先擊竇泰,高歡持重,難以及時出救。竇泰敗,歡勢自沮,回師擊之,可獲全勝。

宇文泰納其策,遂揚言退保隴右,以迷惑東魏軍,同時自長安潛軍東出,是月十七日晨至小關。

竇泰猝聞西魏軍至,驚惶失措,急自風陵南渡迎擊,宇文泰出馬牧澤,縱兵襲竇泰,大破之。

竇泰自殺,所部被俘萬餘人。

高歡以黃河冰薄難以赴救,撤浮橋而退,高敖曹亦奉命自上洛撤軍。

………

就當曹操、謝玄的兩支魏軍團相繼圍困長安、陳倉之際,徐晃也率領著軍團抵達潼關,自此一場大戰一觸即發。

此時,秦軍主力正屯兵於弘農境內,面對由魏將—夏侯淵、賈詡鎮守的關河防線虎視眈眈。

聽聞魏軍抵達潼關,宇文泰當即留下趙貴統領其部入駐潼關,隨即便帶著其餘九萬大軍直撲洛陽而去!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的秦軍已經不再是全騎兵了,而是步騎兵參半。

在十萬秦軍主力中,步兵和騎兵各有五萬,奉命進駐並固守潼關的趙貴部則是清一色的步兵!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