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人事,聽天命,古今皆是如此!孔明,在下明日便會拔營,舉數萬之眾前往上游!此策是否能成,還請拭目以待!”龐統回道。
“士元兄,聽亮一言!此策若成,不僅吳軍覆滅,襄陽、樊城,乃至周邊百姓皆不保!
士元兄為了前途而起事,亮無話可話,但若士元兄置數十萬百姓於不顧,那麼亮絕不會袖手旁觀!”諸葛亮說道。
“兵無常勢,水無常形,統定然不會置百姓於不顧,有勞孔明費心了!”龐統回道。
“好一個水無常形,莫非士元兄還能操控大水?何況我軍有水師之利,何懼大水?”諸葛亮說道。
“此計若成,縱使吳軍不滅,事後蜀軍也絕不會袖手旁觀!孔明,事已至此,蜀軍必勝,吳軍必敗!”龐統回道。
“士元兄,不要再執迷不悟下去了!”諸葛亮說道。
“孔明,要論執迷不悟的也是你吧!就算蜀王殿下圖謀天下,作為漢室宗親,他也絕不是亂臣賊子!”龐統回道。
“若論親疏,吾主麾下也有劉琦公子!若論身份,蜀王乃劉景升之侄,劉琦公子更是劉景升之子!”諸葛亮說道。
“哈哈,聽孔明之言,莫非大將軍還要奉劉琦為主,而置許都的那位於不顧?”龐統回道。
“非也,亮只是就事論事!”諸葛亮說道。
“好了,今日就到這裡。孔明,論口舌之爭,你並非對手!若你真受大將軍重用,還請統兵數萬,我等在上游決一雌雄!”龐統說道。
“士元兄,此計有傷天和,不可助紂為虐啊!”諸葛亮連忙勸說道。
“哈哈,在下自有分寸,不勞孔明費心!”龐統回道。
“臥龍先生,還請回吧!今日一見,天知,地知,我等三人知!可一旦他日再見,那便是戰場交鋒,兩軍對陣了!”馬良也跟著說道。
“好,好,好!”
諸葛亮不禁“氣極”,連忙披上蓑衣,戴上斗笠,揚長而去!
直到諸葛亮離開,馬良不由得看著龐統,龐統卻是緊盯著帳外。
殊不知,原來就在剛剛隔牆有耳,三人都發現了,於是配合著掩護諸葛亮撤退。
眼見諸葛亮離開,探子同樣也離開,隨即便忙不迭回城報信去了。
原來,馬良並非是獨自前來,身後其實是跟著“尾巴”的。
就在剛剛三人談論之際,馬良做手勢告知了二人此事,這才有了後面的“不歡而散”!
也就是說,自從馬良到來後,他們的對話都被一字不漏地聽到了。
等到探子回去之後,當即向二王、劉封稟明瞭一切,三人聽後不禁面色大變。
在三人看來,龐統倒是“忠心”,不過諸葛亮提供的資訊實在是太過重磅了!
喜歡血之孫吳請大家收藏:()血之孫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