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後,大軍忙於打掃戰場,清理兩軍將士的遺體,這一頓忙碌就又是兩天。
期間,由於前來攻打烏林的蒯越、蒯恩沒有返回,因此讓留守江陵的蒯良不放心,於是便派人前來探查。
結果來人哪裡能夠想到,此時的蒯越、蒯恩大軍早已全軍覆沒,當初離去的吳軍偏師也早已去而復返。
於是乎,來人被當場捉拿,大戰的起因也就此被魯肅所掌控。
“軍師,前來攻打烏林的乃是蒯越的八千餘叛軍和蒯恩的一萬五千蜀軍,如今江陵城內只有蒯良的五千叛軍駐守!咱們不如將來人放回,在他們回去之後,蒯良必定心亂如麻,倉皇逃竄!屆時,末將再派軍攻打江陵,定可不戰而下!江陵一下,半個南郡便可收復,到時候我軍再北上配合主力一起夾擊蜀軍,蜀軍必敗!如此一來,我方便能一戰功成!”程普當即對魯肅說道。
魯肅聞言,也覺得程普說的有道理,於是同意了他的計劃。
只不過魯肅只同意了一半,對於另一半夾擊蜀軍的計劃,魯肅卻對此持保留意見!
畢竟在此戰之前,主公分別設立了四大軍師,他們軍師之間也因此是有所分工的。
其中,周瑜坐鎮江東;
王猛負責應對蜀軍;
陶侃負責應對楚軍;
魯肅則跟隨著主公一起四處出擊。
既然蜀軍是由王猛來負責應對的,且王猛也有他自己的算盤,那魯肅自然不好輕易插手。
再者,之前魯肅率軍南下支援陶侃,這便已經讓陶侃有所不滿了。
事到如今,魯肅也不願意再插手王猛的事情,因此只同意了攻打江陵的計劃。
於是乎,程普也是無奈,但也就此安排去了。
之後,來人都被放回,並帶著一切情報逃回去告知蒯良去了。
當蒯良在江陵聽到訊息——蒯越、蒯恩全軍覆沒,南下的吳軍偏師去而復返之時,蒯良也果然嚇得棄城逃跑了。
緊接著,程普依計行事,派遣蔣欽率軍北上收復江陵,並趁機收復周邊城池。
至此,江陵光復,半個南郡光復!
至於魯肅和江東軍團主力則是留在了烏林大營,一方面派人打探荊南的情況,一方面派人打探襄陽的情況。
………
另一邊,自從在武昌大敗之後,陳蒨、陳霸先相繼從戰場逃離。
先是陳蒨為了擺脫後面的吳軍,他被一千軍裹挾著一路南下,甚至置己方大營於不顧。
再是陳霸先本想穩住大營的局勢,進而在營中設伏,結果計劃趕不上變化。
在陳霸先率軍回到大營之後,他面臨的情況是營中大亂,甚至有大約一萬人已經倒戈黃忠了。
於是乎,雙方在營中爆發了一場激烈的衝突,居然是楚軍打楚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