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蜀軍的三面包圍下,荊北軍團哪怕再是精銳,四位將軍再是智勇也是不敵!
眼看著荊北軍團被打得節節敗退,並且傷亡已經上萬之時,關鍵時刻白袍軍終於抵達!
甫一到來,白袍軍便紛紛下馬,隨即列陣向前。
由於白袍軍乃是一支騎馬步兵,因此最先到達,同時他們的位置在荊北軍團的後側。
白袍軍在列陣完畢之後,在主將陳慶的帶領下,他們隨即就向著蜀軍—朱超石的左軍殺去。
朱超石見吳軍援軍抵達,為此不得不下令放棄進攻荊北軍團,轉而只能迎戰白袍軍!
很快,兩軍戰陣殺至一處,白袍軍此舉卻也為荊北軍團的右翼解了圍。
然而白袍軍畢竟只有七千人,朱超石的蜀軍左軍卻還有一萬八千人之多,雙方在人數上根本就不對等。
因此,等到白袍軍在用完投矛並殺傷了兩三千蜀軍之後,他們還是因為人數的劣勢而逐漸落入了下風。
再者,蜀軍早就知道吳軍有投矛手這一兵種了,因此多配盾牌以此為應對。
雖然投矛可以破盾,但蜀軍人人有盾還是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傷亡,這使得吳軍投矛手的打擊大打折扣。
戰至此時,荊北軍團已經參戰近一個時辰,傷亡已經達到了一萬兩千之數。
哪怕是遠道而來的白袍軍,他們也已經參戰小半個時辰了,傷亡也逐漸超過了一千人。
要知道白袍軍可是吳軍中的王牌,軍中皆是精銳,能讓他們的傷亡超過一千可見蜀軍的戰力也果然不弱!
好在就在這個時候,中軍—鄧羌的炮灰營,左軍—太史慈的南陽軍團三萬人也終於抵達。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甫一抵達,鄧羌立馬帶著炮灰營一分為二,向白袍軍的兩翼發起支援!
太史慈的三萬大軍則是逐漸一分為三,太史慈率領一萬人在中,沈慶、傅肜各率領一萬人分列左右。
由於太史慈三軍來自城東,他們在轉道城南之後才抵達此處,因此暴露在他們兵鋒前面的朱齡石軍,無奈只能舍了荊北軍團前來阻擊。
結果因為太史慈三軍兵分三路,朱齡石軍戰至此時還剩大約一萬六千人左右,所以在兵力上和整體態勢上都落入了下風。
雙方在蜀軍的右翼,也就是吳軍的左翼,整處戰場的東側甫一爆發戰鬥,結果朱齡石的軍隊就被太史慈三軍給三面包圍了。
太史慈三軍從三個方向射出投矛,一波接著一波,一共有五波。
在五波投矛的打擊下,朱齡石的右軍損失慘重,很快就傷亡過半。
緊接著,兵力不足八千的朱齡石軍就被太史慈三軍團團包圍,眼看著就要被全殲了!
就在這時,王仲德帶著打了一個時辰醬油的兩萬後軍來援,這無疑是救了朱齡石一命。
很快,蜀軍後軍便從太史慈軍團的西南側打出了一個口子,朱齡石得以率軍與其匯合。
隨即,雙方几乎人數相當,就此混戰起來。
一直戰至此時,雙方已經從一處戰場打成了三處戰場,戰局也就此陷入了僵持。
喜歡血之孫吳請大家收藏:()血之孫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