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是三兄弟,但事實上蒯恩卻是忠於劉裕,二蒯卻是牆頭草。
所謂牆頭草,風往哪邊吹就往哪邊倒,在二蒯的心裡永遠都是家族利益至上!
為此,二蒯既要明哲保身,又要想盡辦法多撈些功勞,以此來為日後在蜀漢謀利!
………
另一邊,南郡,襄陽。
及至現在,龐統已經在城內被吳軍主力包圍一年了,眼看著糧草都快光了。
好在千盼萬盼,龐統終於是把蜀軍主力給盼來了,也不枉費他在襄陽城內的苦苦支撐。
蜀軍主力一到,由於南城沒有吳軍,這使得蜀軍的糧草可以進入城中。
同時,王鎮惡也派人來了,一方面問詢龐統關於吳軍的情報,一方面也告知了龐統的計劃。
對於王鎮惡的要求,龐統自然是有求必應,並且積極配合。
對於王鎮惡的計劃,龐統也是支援的,並且二人的想法可謂是不謀而合。
二人的計劃是——暫時對峙,等待吳軍露出破綻,進而發動決戰!
所謂吳軍的破綻有兩個——一是吳國大興商業,其後方的糧草必然不濟!
反觀蜀漢雖然新立,但王鎮惡當初在巴郡可是屯田一年,且漢中等北部三郡也不缺糧草。
因此,吳軍的糧道其實有兩條,一條在巴郡至夷陵一線,一條在漢中—上庸一線。
至於吳軍的第二個破綻就是其如今還要應對來自楚軍的威脅,所謂雙拳難敵四手,只要楚軍攻破武昌,那麼襄陽的吳軍主力也必然軍心受挫!
屆時,蜀軍主力就會對吳軍主力發起進攻,城內龐統率領的十萬叛軍也會出城配合。
在兩兩夾擊,且吳軍後勤不濟,軍心受挫之下必然大敗!
何況劉裕本人就在上庸,手裡也有大約兩萬大軍,蜀軍方面和龐統方面壓根想不到如何會輸?
等到吳軍主力被擊敗,其必然只能退守樊城,屆時南郡就徹底歸到蜀漢治下了。
反觀蜀軍新勝,屆時吳軍敗退,蜀軍跟進。
只要渡過漢水,蜀軍就能將吳軍包圍在樊城,並一舉將之殲滅!
吳軍主力一旦完蛋,大興工商業的吳國也無甚底蘊,整個荊州以北甚至淮南,自然也就暴露在了蜀軍的兵鋒之下!
屆時,龐統便是功臣,日後必能在劉裕麾下位極人臣!
喜歡血之孫吳請大家收藏:()血之孫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