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方隔著赤壁渡口,楚軍在外,吳軍在內。
楚軍分左中右三軍,原本杜僧明率領三萬大軍在前,於是這會便成了中軍。
孫權、陳到則在率軍到來後一分為二,孫權帶著大約一萬五千人自覺去了左翼,陳到帶著剩下的一萬五千人去了右翼。
於是便成了杜僧明的三萬人在中,孫權的一萬五千人在左,陳到的一萬五千人在右。
當孫權的“孫”字大旗出現之時,吳軍方面本能地出現了一陣騷動,將士們不禁議論紛紛。
此時,吳軍也已經列陣完畢,同樣分了三軍。
呂蒙軍在中,董襲軍在右,蔣欽軍在左。
“天吶!居然是孫字旗號?當初聽說二公子謀反,我還不信呢!今日一見,原來是真的?”
“就是說,所謂的楚軍都是荊南子弟,那不就是叛軍嗎?”
“殺殺殺!管他是不是二公子,管他們是不是荊南子弟,管他們到底是楚軍還是叛軍,幹就對了!”
一時間,軍中議論紛紛,尤其是列陣在右翼的董襲軍將士們。
因為吳軍的右翼對上的就是楚軍的左翼,而吳軍的左翼又對上的是楚軍的右翼,所以董襲軍面對的就是孫權軍!
楚軍有著整整六萬之眾,比所有的吳軍還多,比已經登陸的三軍更要多了一倍還多。
畢竟如今的吳軍六軍各只剩下八千餘人了,且登陸是從後方開始,因此呂蒙、董襲、蔣欽三軍才會依次率先登陸。
也就是說,眼下岸上的吳軍說是有三萬人,實際上就只有三軍兩萬五千餘人,外加大約四五千人的程普軍將士。
可程普本人畢竟還沒登陸,因此其麾下的四五千將士無人指揮,這會還在岸邊等待。
因此,實際上楚軍的人數乃是吳軍的兩倍不止,且對方有孫權在,這讓董襲軍的將士們本能地有些畏懼。
反觀蔣欽軍面對的是“陳”字大旗下的楚軍,蔣欽不知道陳到的存在,只以為是陳霸先本人來了。
就連蔣欽都這麼想,那就更別提是其他將士了,整支蔣欽軍都誤以為打的是陳霸先本人!
“好傢伙,二公子來了,賊首陳霸先也來了,弟兄們衝鴨!”
於是乎,兩軍正在對峙之時,蔣欽軍卻是率先發起了進攻!
“衝鴨!”
蔣欽軍八千餘眾以為面對的是陳霸先,心想幹掉或者活捉陳霸先都是大功一件,因此士氣高昂。
另一邊的董襲看到左翼的蔣欽軍率先發動進攻,好戰的他哪裡會退讓?因此也立馬下令進攻。
“管他是不是二公子的軍隊,總之對面都是叛軍,弟兄們跟著老子衝鴨!!!”
“衝鴨!!!”
列陣在中的呂蒙本來是擔任三軍登陸部隊主將的,結果一看兩翼都衝鋒了,中軍自然也不能落於人後!
“全軍聽令,緩緩向前!”呂蒙一聲令下。
“呵!”
呂蒙軍八千餘將士大喝一聲,隨即列陣緩緩向前,陣型居然絲毫沒有亂。
原本雙方距離數百步,隨著兩翼先動,吳軍的陣型就自動演變為了鶴翼陣!
反觀楚軍本就人多,因此佇列更長、更寬、更厚,面對吳軍的鶴翼陣好像根本不吃虧。
此時,楚軍三將還在愣神,眼看著吳軍率先進攻了,三將下達了命令。
“全軍向前!”三將下令道。
隨即,楚軍也動了,緩緩向前,倒也像模像樣地。
很快,雙方近十萬人就接觸了,一時間萬箭齊發。
尤其是吳軍的兩翼,由於他們衝在最前面,因此是先發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