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乎,我對淩統、黃敘二人吩咐了一聲,憋了半天的二人隨即領命。
然而就在這時,我赫然想起,韋睿人呢?
我騎在馬上不禁望向四周,只見到處都在抓俘虜,可偏偏沒有看到韋睿的身影。
我不由得想到情報,說是韋睿在當年赤壁之戰中落下了殘疾,因此只能乘坐輪椅。
照理來說,韋睿坐著輪椅應該很好辨認才對,可是並沒有他的身影!
此時,我的心裡已經有了不好的預感,心想韋睿這個老小子不會又跑了吧?
關鍵他有過這個先例,當初在赤壁之戰時,這老小子就趁亂跑了!
這一戰其實和赤壁之戰差不多,同樣地一波三折,但敵軍最後卻是輸了。
關鍵這個韋睿也真是厲害,居然連結果都算到了,這還真是算無遺策!
“不行,這一次說什麼也要找到他,活要見人,死要見屍!”我心裡如此想到。
畢竟韋睿可不是普通人,開玩笑,韋睿到底是南朝第一名將啊!
先不管他在歷史上的戰績如何,單單這一世,韋睿也同樣不簡單!
雖然韋睿屢敗屢戰,屢戰屢敗,但他確實給我方的一統南方之路帶來了無窮無盡的麻煩。
遙想當年赤壁之戰,韋睿可是統帥著千艘戰船,七萬餘大軍!
當時,韋睿麾下精兵強將無數,就連黃忠都是他的部將。
反觀當時我軍的水師,周瑜手裡就只有戰船五百艘,水師四萬七千人。
當時,論及艦船數量和水師人數,韋睿可是全面碾壓周瑜。
而赤壁之戰的過程也是一波三折,讓人感覺驚心動魄,畢竟我軍最後差一點就輸了!
若非孫瑜死死守住了武昌城,陳慶、吳才又救援及時,水師將士們也十分拼命。
說到底,當初的那一戰,我軍實在是贏得僥倖!
不管是從開局,還是到中途,亦或者到最後的結尾。
其實韋睿一直都是和周瑜、甘寧等人鬥了個旗鼓相當,韋睿也壓根沒有輸在戰略、戰術、謀略上,而是輸在了兵種的單一以及人數不足上。
畢竟我軍是靠了水師+武昌守軍+白袍軍才打贏的,算算人數,其實我軍也不比當時的荊州水師人數少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當時的韋睿只有七萬人,我軍卻也上了六萬餘人,更別提後面還有數萬精銳步兵,這可給韋睿帶去了無窮無盡的壓力!
再看這一戰,韋睿運用火攻之計,斷了我軍主力對前軍的支援。
雖然韋睿的軍隊人數不佔優勢,但他卻用計謀一度打出了優勢,使得我方前軍被他困死在了水寨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