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琦在城外,對叛軍進行了三天勸降,結果徒勞無功。
在此期間,荊北軍團數萬之眾已經在搭建浮橋,準備渡河了。
原本按照陳慶的預估,在河對岸有叛軍駐守,對荊北軍團進行阻擊的情況下,荊北軍團搭建浮橋需要兩天時間!
然而事實上,在河對岸有叛軍駐守的情況下,荊北軍團要想花費兩天時間就渡河是萬萬不可能的!
這是因為有叛軍在的情況下,倘若荊北軍團搭建浮橋的話,那就可能會遇到兩種情況。
一是浮橋被搭建到一大半之後,浮橋就會暴露在叛軍的射程範圍之內,將士們將會受到來自叛軍的攻擊。
二是荊北軍團白天造橋,在晚上大軍疲憊的時候,叛軍極有可能對浮橋進行破壞。
因此,倘若有叛軍在的話,荊北軍團若要渡河可謂是千難萬難。
就算是徵調民船、商船進行渡河,那也是極難的,同樣也會遭受到叛軍的阻擊。
這還僅僅只是渡河之時的艱難,還沒有提及渡河之後的困難,比如所謂的半渡而擊之!
倘若叛軍故意後撤,引誘荊北軍團渡河,再發起強襲呢?
比如在荊北軍團渡河至一半,一半人已經上岸且立足未穩之時,叛軍突然發起強攻呢?
屆時,大軍軍心不穩,指揮體系還未完善,被叛軍大敗的的可能性可謂是極高!
就好比歷史上的合肥之戰,孫權率領十萬江東軍攻打合肥,結果就在逍遙津被張遼率八百騎兵突襲而導致大敗。
比如歷史上的鐘離之戰,北魏大軍進攻鍾離,在後面的淮水上還搭建了橋樑,援軍源源不斷。
結果韋睿、曹景宗率軍救援,分水路兩軍同時攻打橋樑,最後導致北魏軍大敗!
在歷史上有著種種例子,無一不在訴說著渡河作戰的難度,以及渡河作戰的成功率有多低。
同時,這也從側面體現出了陳慶率領白袍軍迂迴成功,如今對荊北軍團的幫助又有多大!
也因此,現在的荊北軍團全體將士,從上到下對於陳慶都是心悅誠服。
………
浮橋甫一搭建完畢,陳慶便馬不停蹄,第一個渡河。
一直來到了襄陽城前,只見此處已經立有一座大營,劉琦、鄧羌正帶著白袍軍在護城河邊進行勸降工作。
見狀,陳慶不由得鬆了口氣,眼見二人無恙也就不再擔心。
陳慶策馬上前,幾名親兵同樣騎著馬緊隨其後,一行人一直撥開人群來到劉琦、鄧羌的身側。
“將軍!”
“妹夫!”
劉琦、鄧羌二人見陳慶到來,不禁喜出望外,連忙迎陳慶下馬。
“如何?勸降有效果嗎?”陳慶當即詢問道。
聞言,劉琦不由得神情黯然,鄧羌則是一臉怒容。
見狀,二人都不用再說了,陳慶卻已經知道了結果。
可誰知,陳慶卻是笑著說道:“二位不必自責!倘若叛軍有這麼容易投降,主公也就不會派遣我等前來了!”
劉琦一聽,一想,只覺得陳慶說得也對。
原本荊北軍團連渡河都做不到,他們此來一個多月,眼看著戰局已經頗為改觀了。
再者,倘若叛軍有那麼容易就投降,那他們還反個錘子?
想到這裡,劉琦不禁重新振奮起來,眼神裡也重新充滿了希冀!
“陳將軍,劉琦有錯!劉琦本想趕在荊北軍團到來前便成功勸降叛軍,以此獨攬大功!可誰成想,叛軍們根本不為所動,在下的勸降也緊跟著失敗了!”劉琦訴說道。
聞言,陳慶卻也沒有怪罪劉琦,反而還好聲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