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回到四天前。
當時身在歷陽的陳武,本想領兵北上,救援鍾離。
本來風聲都已經傳出去了,五千“廬江上甲”都已經準備出發了,結果卻被臨淮太守—諸葛瑾給攔了下來。
“陳將軍且慢!”
“哦?不知諸葛太守有何事?”
此時的陳武在軍營內,正準備率軍出發,結果卻在出營時被諸葛瑾攔住了去路。
自從五年前孫策遷移治所至金陵,諸葛瑾和魯肅、步騭等人一起投了孫策之後,孫策便在打下淮南後委派諸葛瑾留在臨淮郡做了太守。
諸葛瑾這一干就是五年,一直矜矜業業,直到四個多月前徐州軍來犯。
原本歷陽是臨淮都尉—丁奉的駐地,後來丁奉受到調遣隨軍北上雍涼,陳武便受到調遣從而率部來到歷陽鎮守。
兩年來,諸葛瑾與陳武一文一武,在此地相得益彰。
平日裡二人也成為了好友,諸葛瑾欽佩陳武戰功赫赫,陳武看重諸葛瑾的矜矜業業。
現在大戰爆發,陳武正要率軍北上,結果卻被諸葛瑾給攔了下來。
照理來說,諸葛瑾主管此地內政,打仗的事並不歸他管。
再者,陳武所部的糧草都已經準備完畢了,接下來更沒諸葛瑾什麼事了。
因此,陳武想不通,這諸葛瑾來找他能有什麼事?
“陳將軍此去可是要支援鍾離?”諸葛瑾詢問道。
“正是!末將受淮南都督—徐琨將軍的命令,正打算領兵北上!”陳武一五一十地說道。
“陳將軍此行萬萬不可去鍾離!”諸葛瑾卻是說道。
“這是為何?”陳武不解。
“陳將軍您想,徐州軍來犯已有四個多月,面對鍾離卻是久攻不下,這是為何?”諸葛瑾問道。
陳武想了想,隨即說道:“鍾離不過一小城,城牆低矮,且守軍只有到都尉所部五千之眾!反觀徐州軍有十餘萬之眾,乃守軍的三十倍!莫非…諸葛太守以為徐州軍是在圍點打援?”
圍點打援這個戰術,乃是淮南戰役時,由我軍首創。
從那以後,這個戰術就被天下諸侯所熟知,因此也成為了天下聞名的一大戰術!
這個戰術的特點就是無解,敵軍率優勢兵力包圍我方城池,你說你救不救?
不救吧!到時候被包圍的城池就沒了,城內也必將生靈塗炭!
救吧!這明擺著就是敵軍之計,前往救援的部隊也必定是有去無回!
這就是陽謀,其厲害之處就在於,往往明知不能去救卻還是必須去救!
現在的情況就是如此,諸葛瑾和陳武並不知道徐州軍為何在四個月內打不下鍾離,下意識地就以為這是徐州軍的圍點打援之計!
“不錯!除此以外,瑾無論如何都想不出,徐州軍還有其他可能!畢竟他們人多,鍾離守軍人少,其定是在採用圍點打援之計!”諸葛瑾篤定地說道。
“那可如何是好?眼下徐琨將軍已經出發,就算敵軍是要圍點打援,末將也非去救不可!”說完,陳武就想要離開。
諸葛瑾將之一把拉住,隨即繼續說道:“將軍此去,半路上必然有敵軍埋伏!倘若遇襲,不僅救不了鍾離,還將導致歷陽空虛!”
“啊?”陳武聞言,不禁被嚇了一跳。
“這徐州軍端的是厲害!這圍點打援之計,在瑾看來其高明之處還不僅體現在此,說不定其真實目的就是為了引蛇出洞!從而攻打壽春和歷陽!屆時,區區一座鐘離,敵軍便能不戰而下!”諸葛瑾分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