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分兩頭。
自從孫翊率軍跟隨魯肅來到赤壁,之後便暫時加入水師,擔任後軍主將。
孫翊與董襲一起齊心協力,安撫降卒,重振旗鼓。
最後得水師兩萬五千人,分前中後三軍,由孫翊統領後軍。
其中,前軍最強,皆為原先二州水師精銳以及孫翊所部。
中軍次之,幾乎都是徐州降卒,皆由魯肅親自統帥。
後軍最弱,基本上都是叛軍中的濫竽充數之輩,並且還帶著兩千傷員一起行動。
孫翊雖為後軍主將,但其實任務卻是最輕的,只需要為水師運輸糧草就行了。
可是誰成想,等到水師臨近叛軍水寨,孫翊的後軍居然遇到了襲擊。
只見原本寬闊的江面上,突然從西南方向有一支艦隊殺來,一出手就是十幾支弩箭。
“敵襲!敵襲!”
一瞬間,後軍亂作一團,將士們都在艦船上亂跑。
由於水師逆水行舟,需要人工划槳而行,因此大部分的將士如今都在划槳。
但也有相當一部分將士各司其職,或擔任旗手,或擔任床弩手、投石手。
甫一遇襲,雖然整個後軍瞬間反應過來,但依舊亂糟糟一片。
由此可見,整支後軍中果真不是精銳,皆是濫竽充數之輩。
孫翊見狀大怒,來襲的叛軍艦船不過區區二三十艘,何須驚慌?
可孫翊也知道,這支後軍不堪大用,不然又怎麼會只是後軍呢?
於是,孫翊當即命令全軍停下,準備反擊。
整個後軍艦隊一直忙活了大半天,這下好不容易停了下來,五千將士開始各司其職還有兩千傷員不能動彈)。
然而一切都已經晚了,來襲的叛軍乃是精銳之師,且由傅士仁親自統帥。
傅士仁本是黃蓋部將,戰時臨陣倒戈,如今正需要再添功勞。
自從跟隨韋睿回到水寨之後,傅士仁又得韋睿命令,親率五千叛軍前往攻取公安。
公安甫一拿下,傅士仁所部士氣正盛,結果就聽說有江東水師正往叛軍水寨而去!
傅士仁心知若是鎮守公安,那麼此戰對於他來說必定無關,於是想要從中分一杯羹。
畢竟傅士仁深知韋睿之能,以及他在水寨的全部部署,因此料定江東水師此來必定失敗。
既然江東水師必敗無疑,那傅士仁定當前來參戰,這樣才可以撈取更多的功勞。
何況,傅士仁料定,眼下的江東水師其後軍必然不備。
若是由傅士仁親自率軍攻打江東水師的後軍,韋睿再發兵攻其前軍,則江東水師必定首尾不得兼顧。
原本江東水師就必敗無疑,但也不至於全軍覆沒,但傅士仁此舉必能將之全殲!
於是乎,傅士仁率三千叛軍出戰,並分坐三十艘艦船。
一路上,三千叛軍披荊斬棘,一直航行了兩天。
結果還真被他給賭對了,此時的江東水師被一片火海一分為二,且其後軍還與中軍分隔。
其中,中軍的注意力還都在那一片火海上面,後軍則幾乎就是一支孤軍!
於是乎,傅士仁當即下令全軍突擊,不顧一切地直撲江東後軍。
隨著雙方越來越近,這支江東後軍遭遇襲擊,居然還亂作一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