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南郡的一切都出乎了我的意料,事態的嚴重性也已經遠遠超出了我的想象。
首先,韋睿和龐、蒯之間也並非合作那麼簡單,而是徹底展開了深度的合作。
所謂深度合作,那就是一切資源共享,兩家併成了一家。
韋睿此人有能力,有謀略,還是劉裕手下的第一大將。
龐統代表的龐家則有龐大的商號,又是襄陽地頭蛇,勢力大得不可想象。
蒯家則是荊州老牌士族,根深蒂固,人脈眾多。
劉裕勢力也是一方諸侯,麾下要地盤有地盤,要軍隊有軍隊。
雙方展開了深度合作,簡單點說,那就是龐、蒯兩家已經徹底倒向劉裕勢力了。
這一切的一切,背後全是為了利益,說穿了就是雙方一拍即合。
現在的劉裕極需要擴張地盤,因此,才會同時把觸手伸向益州和荊州。
作為一方諸侯,一路梟雄,劉裕的野心自然是大大滴!
畢竟劉裕在歷史上可是“氣吞萬里如虎”的南朝第一帝,作為一代梟雄,劉裕方方面面都不差。
想當年,劉裕之所以會輸給孫策,說到底只是因為底蘊不足。
現在劉裕有了龐、蒯的幫助,這一下子,底蘊頓時就有了。
尤其龐、蒯兩家真是要啥有啥,只要劉裕一句話,分分鐘就把南郡顛覆了。
自從韋睿來了以後,不到半年的時間,一支數量可觀的水師就建成了。
不僅如此,在襄陽和江陵,龐、蒯兩家還各有一支兩萬餘人的軍隊在駐守城池。
也就是說,僅僅在半年時間內,南郡這邊就有了十萬大軍!
要知道現在的劉裕,雖然手裡掌控著漢中、上庸、武都三郡,但實際手裡的軍隊也不過才七八萬!
結果倒好,龐、蒯兩家分分鐘給他變了十萬大軍出來,真是財大氣粗!
雖然這十萬大軍只是烏合之眾,但說到底,其核心也是由江東軍中荊州籍的精銳組成的。
再輔以龐、蒯兩家的號召力,僅僅在半年的時間內,兩家就從者雲集。
之所以會這樣,說穿了還是因為南郡沒有經歷過戰火的原因,人心並沒有徹底歸附!
要知道在江東軍拿下南郡之後不久,僅僅也就過了兩三個月時間,孫策就帶著三十萬大軍北上參加會盟了。
雖然在臨走之時,孫策大手一揮,將南郡劃分為了襄陽郡和南郡,又分別委任了孫賁、蒯良作太守。
但這種統治並不牢靠,也不長久,又何況蒯良對孫策也並不忠心。
孫策只以為蒯家兄弟上頭有暗衛看著,自己又委以他們重任,蒯家兄弟就一定會投桃報李了?
事情遠沒有這麼簡單,蒯家兄弟只是無奈投降,從未付出過真心。
尤其是在孫策帶著大軍走後,一時間沒了管束,蒯家兄弟也徹底地放飛了自我。
雖然暗衛牛逼,但在蒯家兄弟瞭解下來,他們也並非無敵。
畢竟暗衛雖然厲害,無孔不入,但說到底也不過就是群武夫!
蒯家兄弟兩一個主政,一個有謀,腦子都不要太好哦!
他們兩在孫策離開後,立馬就聯絡上了龐統,兩家的陰謀也就此開始!
要知道龐統麾下可是有著荊州最大的商號!龐家的力量非比尋常,家族內部又人口眾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