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知,當週瑜將書信看完後,其臉上卻露出了震驚之色。
“這封書信還有誰看過?”周瑜不禁問道。
“亮看過!”諸葛亮說道。
“魯子敬和主公看過沒有?”周瑜又不死心地問道。
“哎,恐怕這封信,除了吾師與你我之外,並無人看過!”諸葛亮不禁嘆了口氣。
“哎…!”聞言,周瑜也不禁嘆了口氣。
要說信上說了些什麼,其實也沒什麼,只是王猛講述了一下——韋睿、龐統、二蒯身邊可能會利用到的一些人才。
原來,龐統除了與二蒯、劉裕勢力聯手外,還暗中聯絡了江東軍之中的一些將領。
龐統是真的鐵了心要和我方抗衡到底,甚至妄圖想要顛覆,從而讓二州換個主人!
而王猛在信上提到之人,大多是些小嘍囉,但也有幾個相對重要的人物!
對此,周瑜只是嘆了口氣,並感到理解。
畢竟這些人也確實有理由背叛於我,他們不僅沒有享受到高官厚祿,甚至也並不受我看重!
正因為有這幾個人在,諸葛亮才會判斷黃蓋已經戰死了,畢竟若書信是真的,那麼這個可能性確實很大!
要說那幾個人是誰?那就是陶侃、昌義之和傅士仁了,這三個人了。
其中,昌義之本就是劉裕的部將,也是被逼無奈才投降我方的。
當初,周瑜坐鎮臨湘,昌義之乃是長沙都尉。
後來,周瑜移駕江陵坐鎮,擔任荊州刺史,昌義之也就跟著一起到了江陵。
再後來,大漢諸侯聯軍組建,周瑜隨我一起北上雍涼。
周瑜離開後,陶侃繼任刺史之位,昌義之則依舊是南郡都尉。
可是誰能想到,大漢諸侯聯軍會慘敗,天下也就此變天!
之後,孫權在龐統的暗中幫助下上位,給很多郡縣來了一次大換血。
陶侃因此受到牽連,被下官免職,從此不見了蹤影。
而荊州刺史、南郡太守也因此換了人,分別被換成了韓玄和蒯越,再之後又變了天。
總之,不管荊州和南郡怎麼變天,萬變不離其宗的都是昌義之在擔任南郡都尉。
最後,昌義之也順理成章地又回到了劉裕的麾下,現在正幫著韋睿在一起打理水師。
至於陶侃,書信上說他投靠了韋睿、龐統,周瑜對此是不信的。
可不管周瑜信不信,可萬一陶侃真的投了呢?那黃蓋的投降也就有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