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平二年195年),孫策從歷陽渡江,打敗了劉繇,劉繇放棄丹徒西逃。
於是,孫策令朱治從錢塘進攻吳郡,吳郡太守許貢在由拳抵抗朱治。
朱治大敗許貢,許貢逃走依附山賊嚴白虎,朱治便代理吳郡太守的職責。
袁術在壽春得知孫策擊走劉繇後,上表奏請孫策為殄寇將軍,把周尚召回壽春,並派其堂弟袁胤取代周尚任丹陽太守。
建安元年196年),孫策進攻會稽,在王朗潰敗投降後,會稽平定。
孫策在佔據會稽後,將原有長吏全部更換,自己兼任會稽太守。
另外,孫策以吳景為丹楊太守,以孫賁為豫章太守。
孫策又分豫章另置廬陵郡,以孫賁弟弟孫輔為廬陵太守,朱治為吳郡太守。
彭城人張昭、廣陵人張紘、秦松、陳端等為謀士。
同年,孫策派遣奉正都尉—劉由、五官掾—高承拿著孫策的奏章拜謁許都朝廷,並向朝廷進貢禮物。
建安二年197年),袁術佔有傳國玉璽,正式僭越稱帝。
孫策給袁術寫信,勸其不可如此作為,袁術不聽所勸。
於是,兩人絕交,不再有往來。
同年,曹操派議郎—王誧攜帶漢獻帝的詔書給孫策,任命他為騎都尉,襲父爵烏程侯,兼任會稽太守,並命他與呂布、陳瑀等一起討伐袁術。
孫策覺得自己統領這麼多兵馬,騎都尉的職務有點低了,想得到個將軍的封號。
於是,孫策派人向王浦透露了這個意思,王浦當即以皇帝的名義宣佈孫策權代明漢將軍。
當時,陳瑀軍駐東海軍海西。
孫策按詔書要求,整頓兵馬,要去與呂布、陳瑀會面,謀劃軍機,參同形勢。
但他率軍走到錢塘時,情況卻發生了變化。
原來,陳瑀想要乘機奪取孫策的地盤。
他派人秘密渡江,拿著三十多個印信給丹楊、宣城、涇縣、陵陽、始安、黟縣、歙縣等地的大帥祖郎、焦已及吳郡烏程嚴白虎等,讓他們作內應,等孫策的部隊一開拔,馬上攻取他的郡縣。
孫策發現這一陰謀,不禁大怒,派呂範、徐逸統兵直撲海西,大破陳瑀,俘獲他的將士、妻兒等共四千多人。
陳瑀往北逃奔袁紹。
建安三年198年),孫策派徐琨趕走袁術所派的丹陽太守袁胤,平定宣城以東各地。
之後,孫策迎接剛從袁術處回來的吳景擔任丹陽太守,並親自進攻丹陽涇縣以西。
他先進擊陵陽,擒獲祖郎;又進擊勇裡,擒獲自封丹陽太守的太史慈。
孫策平定丹陽回師吳郡後,拜太史慈為折衝中郎將,授祖郎為門下賊曹。
這時,袁術之前任命的周瑜為居巢長,魯肅為東郡長。
但二人都知道袁術難成大器,在孫策平定丹陽時,相繼棄官渡江來投奔孫策。
孫策親往迎接周瑜,拜建威中郎將,當即給周瑜增兵二千人,馬五十匹。
又給周瑜鼓吹等軍用樂隊,興建府院住處,所贈賜的東西在軍中無人能比。
也是從這一年開始,周瑜一直跟隨孫策征戰,並與周星月聚少離多。
同年,孫策又向漢廷貢獻禮物,規模是建安元年的兩倍。
漢廷任命他為討逆將軍,封為吳侯。
建安四年199年),孫策正準備與曹操、董承、劉璋併力討伐劉表和強弩之末的袁術。
軍隊已經整裝待發之時,結果,袁術卻得病而死。